5 月 16 日晚,第十九屆西部民歌(花兒)歌會——寧夏代表隊展演選拔活動在銀川市文化藝術館劇場舉辦。
本次活動精心設置了原生態組、民歌專業組、民歌非專業組三大賽道。寧夏工人文化宮“石榴籽”花兒藝術團在原生態組中,以清澈透亮的原生態唱腔演繹《眼淚花兒把心淹了》,震撼全場;寧夏師范大學的聶小龍同學在專業組選拔中,憑借一曲《下四川》展現了扎實的科班聲樂技巧;75 歲的趙福朝老人在非專業組用自彈自唱的《走西口》傳遞出濃濃的草根情懷。
演出現場,悠揚的民歌和“花兒”旋律讓市民們沉浸其中。帶著孩子觀看的市民馬女士眼眶濕潤,她表示:“這些歌里藏著祖輩的故事,聽著《尕老漢》《雪白的鴿子》,好像看見我爺爺在麥田里彎腰勞作的影子。”退休教師趙先生感慨年輕人唱的《綠韭菜》既保留了老調子的原汁原味,又充滿了年輕人的精氣神,體現了薪火相傳的力量。大學生小林則被無伴奏清唱的《共產黨是我們靠山》所震撼,他說:“純粹的人聲像黃河水一樣沖刷心靈,讓我明白了‘民歌是土地長出的聲音’。”
參加本次活動的選手來自高校學子、藝術團專業歌手、社區文藝骨干、退休職工等多個領域,寧夏文化館負責人表示:“‘花兒’是土地的靈魂之聲,是刻在寧夏人骨子里的文化密碼。當老人閉眼打拍子、孩子踮腳學唱時,我們就知道,這條文脈斷不了!”
本次選拔特邀 5 位專家評審,經過多維度嚴格考量并評分。最終,共有 14 組選手成功入圍,其中原生態組 8 組,專業組 3 組,非專業組 3 組。這些晉級選手將組成“寧夏代表隊”,于 2025 年 5 月 26 日奔赴第十九屆西部民歌(花兒)歌會主會場,與全國歌手同臺競技。(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