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民法典宣傳教育,增強群眾法治意識,修武縣人民法院以“民法典宣傳月”為契機,創新開展“請進來·沉浸式學法”與“走出去·零距離普法”系列活動,通過“雙向互動”讓法律知識“活”起來,讓法治精神浸潤群眾心田。
“請進來”:法治開放日 播撒法治種子
近日,修武法院邀請縣第三實驗小學50余名師生走進新審判法庭,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法治探秘之旅”。
在訴訟服務中心,學生們通過講解員的細致介紹,了解了立案流程、智能訴訟服務終端的功能,感受司法便民的溫度;走進以劉玲調解工作室,孩子們聆聽了“楓橋經驗”在基層的生動實踐,對“和為貴”的法治文化有了直觀認知。
隨后,一場別開生面的“模擬庭審”在2號審判庭拉開帷幕。學生們化身“小法官”“陪審員”“原告”“被告”和“證人”,圍繞一起典型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完整演繹了庭審調查、舉證質證、法庭辯論等環節。孩子們全情投入,法槌起落間,沉浸式體驗了司法審判的嚴謹與公正。旁聽的教師感慨:“這場角色扮演不僅讓孩子們學到法律知識,更在心底種下了敬畏法律的種子。
”活動最后,法官助理在視頻會議室為學生們帶來“民法典法治小課堂”。課堂以“法律與日常生活”為主題,結合校園欺凌、家庭監護、財產權益等熱點問題,通過案例分析、互動問答等形式,引導學生們認識民法典、運用民法典,樹立法治意識和規則意識。孩子們積極參與、踴躍發言,現場氣氛熱烈。
“走出去”:普法進社區 守護美好生活
5月19日上午,修武法院干警走進縣農貿市場,開展民法典普法宣傳活動。干警們設立法律咨詢臺,懸掛宣傳條幅,擺放法治展板,向過往群眾發放民法典宣傳彩頁,并結合常見的婚姻家庭、民間借貸等問題,用接地氣的語言進行法律講解和答疑解惑。
“鄰居蓋房占了我家宅基地該咋辦?”“閨女打工被拖欠工資能找法院不?”咨詢臺前,面對群眾的提問,干警們耐心解答,并引導群眾通過法律途徑理性維權。此次宣傳活動共發放資料200余份,解答群眾咨詢50余人次,獲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真正實現了普法宣傳與民生需求的“精準對接”。
法潤人心 共筑法治社會根基
此次民法典宣傳月活動,修武法院通過“請進來”與“走出去”的雙向發力,以“開放體驗+下沉服務”的創新模式,既讓青少年在互動中樹立法治信仰,又讓群眾在解惑中提升法治獲得感。下一步,法院將持續延伸普法觸角,通過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讓民法典從文本走向生活,為建設平安修武、法治修武注入司法動能。 (孟憲超 通訊員 司鈴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