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5月17日,一個看似平凡的周二,中國官媒終于打破了長達10天的沉默,正式確認了殲-10C戰斗機在近期印巴沖突中的戰果。根據官媒的報道,“殲-10CE首次取得了實戰戰果,在空戰中一舉擊落多架戰機,自己無一損失。”
這一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迅速在國際軍事圈引發軒然大波。尤其是在美國,軍事專家們對這一戰果的確認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焦慮和恐慌。究其原因,不僅在于殲-10C的優異表現,更在于美國空軍曾在其與印度空軍的聯合演習中遭遇過類似的挫敗,這段歷史如今被重新提起,更加劇了美方的不安。
第一節:中國官媒確認殲10的戰果,美國專家焦慮
5月17日,中國中央電視臺簡要描述了殲-10C在5月7日印巴大空戰中的表現。“殲-10CE首次取得了實戰戰果,在空戰中一舉擊落多架戰機,自己無一損失。”這一戰果時“殲-10系列自1997年問世以來首次在實戰中取得成功,標志著中國航空工業的重大突破。
在此之前,雖然中國社交媒體一片歡騰,但中國官媒卻一直保持沉默。很顯然,中國依然在權衡和確認殲-10擊落印度五架先進戰機的真實性。經過10天的等待,中國終于確認,殲-10確實取得了驕人的戰果。這說明中國是負責任的,絕不會盲目吹噓。
然而,中國對于殲-10戰績的確認,恐怕會讓中國空軍最大的對手——美國空軍感到恐慌。
對于中國殲-10的戰果,美國軍事專家Sebastien A. Roblin表達了相當的焦慮。Roblin擁有喬治城大學的碩士學位,擁有豐富的軍事分析經驗,曾多次在《外交事務》《紐約時報》等權威報刊雜志上發表文章,是公認的中國問題專家。
他的擔憂不僅僅源于殲-10C在實戰中的表現,更在于這一戰果喚起了美國空軍一段不光彩的歷史——在Cope India演習中多次敗給印度空軍。
2000年代,美印關系從冷淡轉向密切合作,軍事領域成為合作的重中之重。這包括Cope India系列演習,從2004年開始,美國F-15飛行員有機會與駕駛蘇聯/俄羅斯和法國噴氣式飛機的印度同行測試他們的戰術和技術。
然而,Cope India的報告卻出人意料——美國飛行員對印度飛行員的勝率竟然只有10%。次年,美軍駕駛F-16卷土重來,結果依然不盡如人意。
美國軍方報告指出,印度人展示了創造性的戰術和高度的協調性,強調印度空軍飛行員找到了將他們過時(但經過升級)的米格-21戰機帶入近距離格斗戰射程的方法。他們使用短程R-73導彈進行狗斗,并以高超的飛行技術擊敗了領先自己一代的美國F-15戰機。
毫無疑問,美國飛行員對印度對手的實力和創造力毫無準備,同時也印度空軍的強大高看了一眼。即使在最新的世界空軍排名中,印度空軍依然比中國空軍高一位。
然而印巴空戰證明,中式飛機以及中式作戰體系遠在印度空軍之上。在中式的超視距打擊面前,印度空軍所驕傲的近距離“狗斗”根本沒有發揮空間。就像是老電影《奪寶奇兵》的名場面那樣,敵人對著主角印第安納瓊斯耍了一套眼花繚亂的刀法,結果印第安納瓊斯掏出手槍,一擊將其斃命。說白了,時代已經變了,超視距打擊的時代已經來臨了。
Roblin感到很焦慮。如今印度空軍被裝備相對落后的中式裝備的巴基斯坦吊打,而美國空軍又曾被印度空軍吊打。因此或許能夠確認一件事,那就是自詡世界第一空軍的美軍,很可能被裝備有殲20以及殲16D電子戰機的中國空軍暴打。
中國已經進入了超視距打擊的時代。要知道,巴基斯坦所用的PL-15E導彈是外銷型,射程只有中國自用版PL-15(180英里)的一半(90英里),但仍超過了印度戰斗機使用的大多數導彈的射程。此外,中式戰機普遍配備的有源相控陣雷達(Active E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 AESA)也是世界領先。這種雷達具備強大的抗干擾能力和目標跟蹤能力,顯著提升了戰機的探測和打擊范圍。
相比之下,美國超視距作戰雖然同樣強大,但他們卻有一個致命的跛腳點,那就是稀土。因為無論是精確制導導彈還是有源相控陣雷達,都需要大量稀土,而成本低、品質高、數量大的稀土,只有中國能生產。也就是說,美國超視距作戰能力其實被中國稀土工業牽著鼻子走。如今中國對美國進行嚴厲的稀土制裁,美國超視距作戰的研發以及生產一定會滯后。
到了一定時候,美國超視距作戰能力一定會被中國遠遠甩開,空戰的結果很快是一邊倒的“打火雞”。
第三節:中國飛機強大,飛行員更強
對于中式裝備的驕人戰績,一些印度專家選擇視而不見,認為是中國、巴基斯坦宣傳戰的一部分,充滿了阿Q精神;有一部分印度專家承認了巴基斯坦的戰果,卻依然不肯承認中國戰機的強大。
一位印度退伍中將認為,不是中式飛機太好,而是巴基斯坦飛行員的技術好。巴基斯坦飛行員經歷了多次實戰,而中國飛行員在實戰方面極度欠缺。如果換做中國飛行員打這場空戰,印度飛行員就能打贏了。因此這位中將認為:“印度寧愿與中國交戰,也不愿與巴基斯坦飛行員對壘。”
但情況真的如此嗎?事實上,中國飛行員的實戰經驗以及能力遠遠超乎外軍想象。
中國空軍也經常與外國空軍交流,用中式裝備與外軍裝備對抗。例如,在中泰軍演中,中國就曾使用殲-10C,曾大比分擊敗了泰國的JAS-39“鷹獅”戰機。泰方認為,中國飛行員的水平遠在西方同行之上。
雖然中國還未有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空戰經驗,但我軍訓練之嚴格、體系之完整,堪稱世界領先。
中國空軍通過“金頭盔”對抗賽和“紅劍”體系化演習,建立了全球頂尖的實戰化訓練機制。飛行員年均飛行時數從早期的100小時提升至300小時。
例如,“紅劍”演習涵蓋預警機、電子戰、防空導彈等多兵種協同,強調“預警-打擊-評估”閉環作戰能力,其復雜程度超過美軍“紅旗”軍演。飛行員普遍具備跨代次、跨機種通飛能力(如殲-20、殲-16、殲-10C混編作戰),并引入AI輔助決策和神經接口技術,提升戰場反應速度。
中國也曾多次與駕駛F16的巴基斯坦飛行員進行對戰,一開始中方飛行員確實不是巴基斯坦同行的對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中方體系化作戰越來越成熟,同時中國飛行員的格斗技術也開始慢慢凌駕于巴基斯坦飛行員之上。
因此根本不存在什么“巴基斯坦飛行員更強”的問題。相反,中國空軍的強大是毋庸置疑的,中國的鋒芒再也藏不住了。
結語
中國官媒對殲-10C戰果的確認,不僅標志著中國航空工業的重大突破,也讓美國軍事專家重新審視全球空戰的格局。中國空軍的快速崛起,無論是通過實戰還是國際交流,都顯示出其在空中作戰領域的強大實力。未來,亞太地區的空戰平衡可能會發生根本性變化,美國已經壓制不住中國,甚至在空戰中,中國可能一邊倒地屠殺美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