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中美會談剛結束,美國轉頭就在芯片上給中國使絆子,可誰能想到,號稱天下第一的美軍,自家“鐵拳頭”先出了大問題。
從今年2月起,“杜魯門”號航母事故頻發,先是戰機降落時攔阻索斷裂墜海,后又動力系統故障無法航行。
反觀中國,殲-10CE在剛剛過去的印巴沖突中大顯身手,擊落印方多架戰機,自己無一損失。
難怪連中國人民大學翟東升教授都說:“中美較量,最先打破平衡的,還真不是經濟!”
文章描述過程、圖片來源于網絡,為增加文章的可讀性,部分內容存在潤色,請理性觀看!
?——【·中國將超美國?·】——?
2023年5月,在“富國論壇”上,翟東升教授在咨詢了眾多中外軍事專家后,得出一個大膽判斷:中國對美國國力的趕超,最有可能率先實現的領域并非經濟,也不是政治或外交,而是軍事。
這一觀點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各界引發了激烈討論。
翟教授指出,中國在軍事領域的發展態勢極為迅猛,部分成果已十分亮眼。
就拿高超音速武器來說,中國的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已經服役。它的飛行軌跡獨特,速度驚人,能以超過5馬赫的速度沖向目標,這讓全球都為之側目。
要知道,傳統的導彈防御系統面對這樣高速且軌跡多變的導彈,攔截難度極大。
東風-17的出現,無疑是中國在軍事技術領域領先世界的有力證明,連美國在這方面都被中國甩在了身后。
不僅如此,近幾年中國海軍的發展速度簡直可以用“下餃子”來形容,一艘艘嶄新的艦艇接連下水。
到2025年,海軍艦艇總數已經超過370艘,規模躍居全球首位。
其中,福建艦航母采用的電磁彈射技術,那可是比肩世界頂尖水平的。
這一技術的應用,大幅提升了艦載機的出動效率,進而增強了航母戰斗群的整體作戰能力。
還有055型萬噸驅逐艦,它有著強大的火力配置,各種先進的導彈、火炮一應俱全,信息化系統也十分先進,能夠快速精準地處理各類戰場信息。
在全球驅逐艦行列中,055型萬噸驅逐艦名列前茅,讓其他國家的驅逐艦都相形見絀。
基于對這些因素的綜合考量,翟東升教授做出了中國軍事力量有望率先趕超美國的判斷。
而如今,隨著中國軍事裝備不斷更新換代,軍事技術持續取得突破,翟教授的這一觀點也正逐步得到現實的印證。
?——【·如今中國軍事實力·】——?
在福建艦航母電磁彈射技術成功應用后,中國在艦艇動力系統上又邁出一大步。
國產新型潛艇采用了無軸泵推技術,相比傳統潛艇,運行時噪音大幅降低,隱蔽性更強。
以前潛艇執行任務,容易被敵方聲吶發現,現在用上無軸泵推技術,在水下行動就像“隱身”一樣,大大提升了作戰生存能力。
而且,中國海軍的遠洋航行能力顯著增強。
2024年,一支艦艇編隊完成了長達180天的環球航行,期間多次在不同海域進行實戰化演練,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
空軍方面的變化同樣明顯,殲-35艦載機正式列裝,它不僅隱身性能出色,還能攜帶多種先進導彈,配合航母使用,讓海軍航空兵的戰斗力直接上了一個臺階。
運油-20加油機也開始大規模服役,它一次能為多架戰斗機補充燃油。
在東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開展的跨晝夜空中加油訓練里,運油-20與殲-16戰機配合,讓殲-16的作戰半徑延長了1000多公里,這意味著中國空軍的作戰范圍得到極大拓展。
此外,新一代的無人機也不斷涌現,比如攻擊-11無人機,它采用隱身設計,能悄無聲息地突破敵方防線,執行偵察和打擊任務。
而這些年,中國國防預算持續增加,2025年達到1.78萬億元。這些錢都花在刀刃上,用于研發先進武器和培養高素質軍事人才。
國內眾多頂尖科研機構和高校,在軍事科技研究上成果豐碩。在人工智能、網絡戰、太空技術等前沿領域,不斷取得新突破。
像無人機自主作戰系統已投入訓練,能根據戰場形勢自主決策、執行任務。
量子通信技術的應用,極大提升了軍事信息傳遞的安全性,讓信息傳輸更穩定、更保密。
當然,翟教授也很客觀,雖然中國目前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和美國相比還有一些差距。
?——【·中美軍事實力差距·】——?
眼下,美國海軍有11艘核動力航母,這些航母戰斗群常年在世界各地巡邏,光是航母數量就是中國的好幾倍。
而且美國在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800多個軍事基地,形成了一張密密麻麻的軍事網,不管哪里有事,美軍都能快速反應。
空軍方面,美國光是隱身戰機就有700多架,F-22、F-35都是世界頂尖裝備;相比之下,中國隱身戰機數量只有200架左右。
另外,美國的運輸機、加油機這些后勤支援飛機也特別多,比如C-17運輸機、KC-135加油機,能保證戰機飛得更遠、作戰時間更長,這方面中國目前還比不了。
不過,中國追趕的后勁特別足。
中國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擁有所有工業門類的國家,小到螺絲釘,大到航母甲板鋼,國內都能生產。
只要技術上有突破,軍工企業就能快速把新裝備造出來。
在科研投入上,中國每年的國防預算都在穩步增加,這些錢大量投入到軍事科技研發里。
現在中國在無人機作戰、AI指揮系統這些前沿領域,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像翼龍、彩虹系列無人機,不僅在國內大量裝備,還出口到很多國家,在實戰中表現出色;AI指揮系統能讓軍隊更快處理戰場信息,做出更精準的決策。
按保守估計,到2049年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時,中美軍事力量可能會迎來真正的轉折點。
核威懾這塊,中國的東風系列戰略導彈技術不斷進步,打得更遠、更準,威懾力越來越強。
在西太平洋地區,中國的“區域拒止/反介入”能力會更強,到時候美國航母戰斗群想隨意闖進來,難度會越來越大。
太空領域也不落下,中國的衛星技術、反衛星能力正在快速追趕,未來完全有希望和美國平起平坐,甚至實現超越。
?——【·結語·】——?
雖然現在差距還在,但靠著強大的工業基礎和持續不斷的科研投入,中國正在一步步縮小差距。
從新裝備不斷列裝,到前沿技術持續突破,中國正朝著世界一流軍事強國的目標,穩穩當當地大步邁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