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中美日內瓦簽署“貿易休戰”協議還不到10天,美國就再次撕毀親手簽署的聯合聲明,現在的美國像極了印度,遏住脖子的時候求饒,放開脖子了跳腳的操作,遲早會將自己的信譽敗光。
中國商務部用“一意孤行”“堅決反制”八個字回應時,是否真的意味著中美之間的貿易談判已經中斷?
從“關稅停戰”到“芯片開戰”
5月20日,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在新聞發布會上再次對美國發出了嚴正聲明和嚴厲的警告:
美國以莫須有的罪名,濫用出口管制,對中國的芯片出口強加干涉,甚至干擾到了中國的芯片在中國境內使用,美國的手伸的太長了。
這是典型的科技霸凌行為,中國堅決反對,美國的行為也已經損害到了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嚴重威脅到了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安全穩定。并且已經嚴重破壞了中美日內瓦高層會談的共識,要求美國立刻糾偏糾錯。
中國敦促美國,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停止對華歧視性措施。倘若美方一意孤行,繼續實質性損害中方利益,中方必將采取堅決措施,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中美在日內瓦簽署聯合聲明,宣布暫停24%的“對等關稅”并建立磋商機制,聯合聲明上的墨跡還沒有干。
僅僅三天后,美國商務部突然拋出兩份文件:一是將27家中國芯片企業列入實體清單,禁止其獲取美國技術;二是警告全球企業“使用華為昇騰芯片可能違反美國出口管制”。
更可笑的是,當天美方談判代表格里爾還在APEC會議上假惺惺呼吁:“中方應積極解決剩余30%關稅。”
這份芯片禁令堪稱“精準打擊”:昇騰芯片是中國AI產業的核心引擎,支撐著從自動駕駛到量子計算的千億級市場。美方新規甚至規定,只要芯片流片環節涉及美國技術,無論產地在哪里都要受控。
這相當于把“長臂管轄”伸進了中國自己家里。
今天中國商務部的回應也絕非空話,警告之后就是反制行動,雖然著可能意味著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和科技戰會再度升級,但是不進行反制,美國總覺得自己還是以前的“全球老大”。
中方的“反圍剿方程式”
之前在中美簽署聯合聲明的時候就有人說過,這是特朗普的緩兵之計,美國的經濟無法脫離中國商品的痛苦,但是中國在關稅態度的強硬表態讓特朗普找不到臺階下。
因此才有了5月10-12日的瑞士日內瓦的會談,會談結束之后,中美雙方相互降低關稅,貿易恢復了正常。
特朗普的最害怕的事情得到解決,就又開始作妖了,在特朗普政府看來,中美之間的貿易談判還有90天呢,但是沒有了關稅手上就沒有籌碼。
所以就又要憑空造牌,所以才對中國AI芯片的制裁。中國的反擊也十分的簡單,既然你特朗普想談,那就好好談,不想談就打下去,大不了90天之后再把關稅加回去。
反正5月之后,中美還是沒有進口美國的能源和農產品,后續中國是否會進口美國的商品完全取決于特朗普對待貿易戰的態度。
除此之外,美國4月CPI同比飆至6.8%,中西部卡車司機日薪縮水40%,此時炒作“中國威脅”成了白宮的救命稻草。
就像特朗普曾把工廠外遷歸咎于“中國偷走工作”,現在他又想用“芯片安全”掩蓋通脹失控。
但是無論特朗普用什么辦法,中國以不變應萬變,與阿根廷簽350萬噸大豆協議,讓美國農場主的抗議聲淹沒在密西西比河的波濤里。
在這說了,特朗普似乎忘了,正是因為2018年之后對中國科技領域的制裁和封鎖,才使得中國在芯片領域有了重大的突破,改變了中國造不如買的觀念。
當博弈從“關稅戰”升級為“規則戰”
特朗普的反復無常,正讓世界加速覺醒:歐盟威脅對950億歐元美國商品報復,印尼啟動本幣結算,日本表示不急于和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印度在對美國的關稅問題上反復橫跳,都在說明一件事情,美國已經沒有能力再領導世界了。
對于這次AI芯片制裁,世界上最大的AI芯片公司英偉達CEO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美國芯片管制完全錯誤,阻礙別人發展只會激勵他們更努力。
并且補充道:如果管制措施的目標是確保美國保持領先地位,那么這些規定適得其反,只會逼迫中國的芯片企業快速成為AI芯片的領先企業。
《經濟學人》說得犀利:“當歷史站在生產力革新的一邊,任何人為壁壘終將坍塌。”
日內瓦共識的破裂像一面照妖鏡:照出美國霸權的短視,更映出中國手握稀土、AI、供應鏈三張王牌的從容。
信息來源:商務部:美方嚴重破壞中美日內瓦高層會談共識---商務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