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DC這個仍在快速迭代發(fā)展的領域,后發(fā)同樣也能“制人”。信達生物便是最好的例子。
從時間線來看,信達生物在ADC上的布局起步不算早。2022年8月,信達生物引進賽諾菲CEACAM5 ADC的中國權益,通過BD正式切入ADC賽道,同年10月,信達生物提交了首款ADC新藥IBI343的IND申請。
在2022年末/2023年初這一時間點,全球ADC的競爭已經(jīng)百花齊放,大額BD、融資、M&A不斷,彼時才剛起步的信達,只能在熱鬧的邊緣守候。
即便錯失了第一波風口,但信達生物在堅定的戰(zhàn)略部署下,通過重點投資和布局,以及優(yōu)秀的執(zhí)行力,已經(jīng)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并且有望在“下一代”ADC的風口中,爭奪全球話語權。
值得注意的是,信達生物近期雙抗ADC,雙載荷ADC密集獲批臨床,浮出水面,有望在下一個ADC風口交易、研發(fā)風口中,實現(xiàn)反超。
01
新型ADC,密集發(fā)力
投資需要前瞻性眼光,藥企對于下一代ADC的布局同樣如此。
在ADC領域,為了解決耐藥問題,突破療效天花板,“雙”字已經(jīng)成為了無法避開的方向,雙抗ADC、雙載荷ADC都是目前的熱點。
在雙抗ADC賽道上,2023年底,百利天恒和BMS的天價交易,率先引爆了了雙抗ADC的熱度,之后也誕生了多筆重磅交易,如Avenzo在今年年初以近12億美元的總金額引進了映恩生物的臨床前雙抗ADC。
從目前的交易以及臨床進展來看,在雙抗ADC上,國內(nèi)藥企在很大程度上已經(jīng)領先國外,隨著在研管線的臨床價值不斷釋放,差異化靶點組合的出現(xiàn),后續(xù)的大額BD仍然可期。
對于信達來說,在錯失第一風口后,憑借前瞻性眼光,在雙抗ADC的布局上,做得足夠扎實且具有差異化。
自2024年下半年以來,信達已有三款雙抗ADC獲批進入臨床,分別是IBI-3001(EGFR/B7H3 ADC),IBI-3005(EGFR/HER3 ADC),IBI-3014(PD-L1/TROP2 ADC)。
在2025 AACR上,信達公布了IBI-3014的臨床前數(shù)據(jù),結(jié)果顯示,IBI3014在顯著提高療效的同時,維持了良好的安全性特征。從競爭格局來看,IBI3014是目前唯一一款處于臨床階段的PD-L1/TROP2 ADC藥物。
另外,信達在大會上還將分享TROP2/B7H4 ADC IBI3022,以及靶向FRα的雙表位ADC IBI3010的最新進展,前者同樣是一款潛在FIC雙抗ADC,有望為婦科腫瘤帶來新的治療策略,后者具有治療FRα陽性實體瘤(特別是低表達亞型)的潛力,有望成為Elahere的迭代產(chǎn)品。
從靶點的布局來看,信達圍繞EGFR和TROP2兩大熱門靶點,通過靶點組合差異化布局了四款雙抗ADC,另外還布局了一款FRα雙表位ADC,在靶點和臨床進度上具備差異,后續(xù)無論是自研還是BD,可以靈活選擇。
再來看雙載荷ADC賽道。今年年初,大鵬制藥宣布收購Araris,看重的是其主攻的雙載荷ADC方向;在今年AACR上,雙載荷ADC已經(jīng)成為了新的焦點,相關藥物達到16款。
可見,隨著ADC的耐藥問題日益嚴峻,雙載荷ADC已經(jīng)成為了全球藥企追逐布局的新方向。
信達在這一方向上,已然位于第一梯隊。在2025 JPM上,信達預計2025年將有兩款雙載荷ADC進入臨床1期。
近日這一預期也得以兌現(xiàn),靶向CEACAM5的雙載荷ADC IBI3020啟動了首個臨床試驗,值得一提的是,IBI3020也是目前唯一一款靶向CEACAM5雙載荷ADC。
綜上可見,在下一代ADC上,信達已經(jīng)做到了領先,手里的牌足夠有份量,未來無論是想委身MNC,還是親自走向海外,都是有底氣的戰(zhàn)略選擇。
02
IO+ADC想象空間巨大
以PD-(L)1為代表的免疫療法(IO)是腫瘤領域當之無愧的基石。而為提高PD-1/L1單抗的應答率、延長應答時間,業(yè)內(nèi)嘗試了諸多不同機制的藥物與IO聯(lián)用,而大多受益頗淺,IO+化療一度成為了最佳選擇。
隨著ADC的出現(xiàn),這一格局也有了松動的跡象。從藥物本身來看,大部分ADC是高級版本的化療,IO+ADC便可以視為IO+化療的升級版。
首款“IO+ADC”療法誕生于2023年4月,美國FDA加速批準K藥聯(lián)合Padcev(Nectin-4 ADC),一線治療不適于接受含順鉑化療的局部晚期或轉(zhuǎn)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
近日,吉利德宣布Trop2 ADC Trodelvy聯(lián)合K藥一線治療轉(zhuǎn)移性三陰乳腺癌(mTNBC)的關鍵三期臨床獲得成功,主要終點mPFS相比于PD-1+化療對照組顯著延長。
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mTNBC領域,首個達到PFS終點的PD-1+Trop2 ADC聯(lián)合療法的三期臨床試驗,再次驗證了IO+ADC在提高響應率或深化療效方面的協(xié)同效應。
隨著越來越多的臨床證據(jù)出現(xiàn),IO+ADC也已經(jīng)公認成為未來十年腫瘤免疫的新主線。
這對于手握PD-1的信達來說,也是重點布局ADC后更有想象空間的方向。
2024年,信達的核心大單品信迪利單抗實現(xiàn)銷售收入5.26億美元,未來延長生命周期的關鍵之一便是與自研ADC聯(lián)用。
此前信達已經(jīng)嘗試了信迪利單抗與榮昌生物、軒竹生物的ADC藥物聯(lián)合臨床合作,積累了不少經(jīng)驗,而隨著自研ADC的不斷崛起,信達在“信迪利單抗+自研ADC”聯(lián)用的方向上,將更加游刃有余。
ADC的故事遠遠未結(jié)束,在賽道競爭邁向“下一代”之際,信達生物憑借前瞻性的眼光積累了足夠深厚的技術沉淀,有望勾勒出全新的全球化姿態(tài)。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