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上班還是上學,最開心的莫過于放假。
月初的勞動節剛休完,已經開始掰著手指頭翹首以盼月尾的端午假期了。
端午,那必然離不開粽子——「大家喜歡是甜粽子還是咸粽子?」
咸黨執著于咸蛋黃五花肉與舌尖味蕾的靈魂碰撞,甜黨則誓死捍衛豆沙蜜棗的香甜軟糯。
如果說有什么能讓甜咸爭執暫停,一致對外,那就是在粽子里吃出了異乎尋常的「加料」了!
這不,最近一位網友就中招了:買來的粽子竟吃出了創可貼,還是帶血的!
《目錄》
「READING」
異物粽子的來龍去脈
聲明里的潛臺詞
一、異物粽子的來龍去脈
此次的涉事產品是來伊份蜜棗粽子。
5月10日,一位江蘇的消費者在給小孩喂粽子時,在來伊份的粽子中吃出疑似帶血創可貼的異物。因此該消費者在當日連發兩條視頻投訴,并要求來伊份官方給一個明確的回應。
品牌方希望這位消費者,在事件調查清楚前不要擴大事態,該消費者比較配合,隱藏了這兩條視頻。
有前科?
其實,這不是來伊份第一次因食品質量問題遭到投訴了。
據《中國消費者報》去年6月報道,某投訴平臺上,來伊份的相關投訴有近千條,包括食品內出現異物,保質期內食品變質等。
據南方都市報消息,2024年7月23日,一位消費者稱自己在購買的來伊份陳皮楊梅中吃出了一塊小石頭。當年8月,還有一位消費者爆料來伊份的腰果出現了發霉的情況。
品牌公開回應
當然,這也只是個參考,有前科也不代表粽子事件就實錘是品牌的問題了。但輿情發生后,來伊份和代工企業五芳齋雙雙股價下跌。
而在5月12號,來伊份的官方終于發了聲明,聲明中首先是道歉,并全面下架了同批次蜜棗粽子,表態未來會進一步加強各項環節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
同時,來伊份還承諾買過的消費者可以就近在線下門店退換貨并獲得等額賠償。如果確實因為吃了有異物的粽子身體出現問題,將負責檢查治療費用。
二、聲明里的潛臺詞
品牌方這份聲明,態度不能說不誠懇,退換粽子還能獲得一倍賠償也是出血了。不過花爸仔細看了,發現這里面藏著的潛臺詞也不少。
負責有前提
首先,產品下架并不等于承認問題出在廠家。
該聲明中稱「承諾消費者因食用存有異物的蜜棗粽發現的身體問題,由此產生的檢查治療費用,公司全額承擔」。
花爸幫大家翻譯下:意思是得先證明粽子里的確存在異物,并且還得因此導致身體出現問題,才會承擔費用。
作為這位消費者,帶血的創可貼是不是粽子自帶的,當然心知肚明,但要證明可就困難了,就花爸所知并沒有這樣的檢測手段。同樣,就算證明創可貼是粽子里的,那身體出現問題的原因就是這個粽子?也很難證明。
管理真的嚴格?
但聲明里還是強調了工廠的管理規定。
聲明中稱,按照規定,受傷的員工是不允許參與手工包粽子環節的。再者,即使受傷員工參與不接觸食材的工作,也要求使用藍色的帶金屬成分的創可貼。而且,最終的成品還會通過金屬探測檢查。
嗯...這規定也是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言下之意,這帶血創可貼不可能是廠家的問題。
從廠家的立場來說,這么斬釘截鐵也在情理之中。但實際上,廠家心里也打鼓,沒法確定這是不是自家的問題。全世界只有吃到粽子的那家人知道真相,哦,還有可能有那位手上受傷的包粽子員工。
至于包裝生產線上的金屬探測器,花爸的確曾在其他食品工廠里見過,是這個樣子的。
正所謂有圖有真相,為了自證清白,建議來伊份迅速把粽子生產線上金屬探測器工作的視頻發布出來,至少能證明真的有這道管理措施。
嗨!其實就算有這規定、那設備,都是人來執行、操作,誰也不敢保證老虎沒有打盹的時候。
這就是個說不清、打不明白的官司。大概率這種事件,會像之前秋田滿滿面粉出現死老鼠一樣,不了了之。
點擊查看文章秋田滿滿面粉進老鼠?排除生產環節?寶媽們該注意什么
花爸只希望吃到這個粽子的孩子最終身體無恙,廠家能夠更嚴格地管控食品生產,誠懇地對待消費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