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老鐵路客貨運輸呈現強勁增長態勢,黃金線路輻射效能進一步凸顯。截至5月19日,中老鐵路今年以來累計發送旅客突破800萬人次,運輸貨物超910萬噸,同比均實現增長,為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互聯互通、賦能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客運量創新高,跨境出行便捷高效
今年以來,中老鐵路得到旅客廣泛青睞。特別是隨著潑水節、五一節的到來,坐動車去過潑水節、坐著火車游版納磨憨等成為旅客首選。中老鐵路國內段單日發送旅客人數達到9.1萬人次,西雙版納站單日發送旅客達3.8萬人次,均創下歷史新高。
中老鐵路客運服務持續優化,促進了跨境“雙向奔赴”熱度攀升。4月13日起,西雙版納至瑯勃拉邦國際列車運行區段延長至普洱站,經停站點增至8個,跨境席位擴增至420個,為旅客提供更多出行選擇。列車提供中老英三語服務,推出“星光·瀾湄號”跨境旅游專列及潑水節主題餐飲,磨憨口岸開設跨境旅客專用通道,保障快速通關。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累計運送旅客超44萬人次,其中跨境旅客達11萬人次,覆蓋全球112個國家和地區,日均到發跨境旅客超870人次。
貨運量效雙突破,國際物流通道活力迸發
中老鐵路貨物運輸實現“量質雙升”,1至5月累計運輸貨物超910萬噸,同比增長27%,其中跨境貨物超221萬噸,同比增長10%。東南亞榴蓮、山竹等生鮮產品通過“瀾湄快線”冷鏈專列快速入境,運輸時效較傳統陸運壓縮60%。隨著5月榴蓮旺季的到來,來自泰國、馬來西亞、老撾多國的榴蓮、山竹等熱帶水果運輸量屢創新高,日均運輸量超2000噸。
依托創新運輸模式與智慧化升級,中老鐵路國際物流通道效能顯著提升。今年3月12日,中老鐵路啟動罐式集裝箱成品油“一箱到底”運輸試驗,不僅減少傳統鐵路油罐車的倒裝環節,大大降低安全風險,實現鐵路、公路的無縫銜接,為開展多式聯運提供了極大便利。磨憨鐵路口岸通過5G、北斗技術打造數字化貨場,跨境貨物整體通關時間壓縮至5小時內,跨境貨物涵蓋東南亞熱帶水果、中國新能源汽車、光伏組件等3000余個品類,其中泰國榴蓮等進口量同比增長25%,中國溫帶果蔬、智能家電出口量增長30%。
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貨運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鐵路部門將深化運輸供給側改革,拓展冷鏈物流、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推動“鐵路+園區+產業”深度融合,讓中老鐵路成為雙向貿易的黃金大通道。
開屏新聞記者 孫江葒 通訊員 納建博 胡建文
一審 顏媛
責任編輯 羅秋旭
責任校對 何丹
主編 林舒佳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