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利軍 通訊員 魏亞麗)春意盎然的4月,湖南長沙,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總決賽現場,一場無聲的“對話”震撼全場——鄭州師范學院特殊教育學院大四學生高靜雅立于舞臺中央,指尖流淌的手語與肢體舒展的舞蹈交織成詩。
“我想用舞蹈為特殊孩子打開一扇窗。”聚光燈下,高靜雅用手語鄭重比出“舞動奇跡,點亮心靈,用特殊舞蹈傳遞愛與力量”的青春宣言,立下成為特殊教育舞蹈教師的職業愿望。成績揭曉,當大屏幕亮起“金獎”二字時,臺下師生熱淚盈眶。
近日,記者在鄭州師范學院見到了剛從鄭州市盲聾啞學校實習回來的高靜雅。在手語教師、輔導員陳晨的翻譯幫助下,記者對這名“特殊”的金獎選手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熱愛舞蹈,從大一入校開始,我就想將來做一名特教舞蹈老師。感謝學校的培養,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專業課程和實踐平臺,同時還根據我們每個學生不同的情況,建立了成長檔案,分別給予具體的指導,讓我們的職業夢想一步一步走進現實。”高靜雅說。
作為全省特殊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鄭州師范學院近年來構建起“課程鏈—實踐鏈—發展鏈”三鏈融合的育人體系。在特殊教育學院院長李玉向看來,金獎的突破恰是該體系的集中呈現:“我們為每位特教專業學生從大一起就建立‘一生一策’成長檔案,將課堂學習、技能認證、社會實踐納入量化評估,實現從學習者到實踐者的蛻變。”
“四大課堂”和職前職后一體化貫通培養,將“三鏈”有機融合。其中,“四大課堂”包括基礎理論與專業技能課程的第一課堂、依托特教學校和康復中心等校內外實踐基地開展實踐教學的第二課堂、拓展數字化學習資源的第三課堂,以及通過社區服務、志愿活動、公益演出等強化社會責任的第四課堂。
“‘四大課堂’構建起了校內校外、課上課下、線上線下相融通的立體式職前培養模式,為學生步入工作崗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該院黨總支副書記吳筱玫向記者介紹,“同時,在職后階段,我們還依托‘國培’計劃、卓越教師培養項目、河南省特殊教育課程聯盟、智慧特教云書院等,建設既包括特殊教育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與實踐經驗分享,也涵蓋教學方法創新與改進、教育技術應用等多個方面的課程資源,保證畢業生職后發展的可持續性。”
“學校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實踐平臺,在校內有特殊教育實訓中心、康復治療室、藝術治療工作室、睿夢兒童康復中心等,同時在全省各縣區還建立有我們學院的實習實踐基地。在實踐中,我們汲取營養,得以快速成長。”該院師范生柴梓涵剛上大二,便已榮獲河南省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成長賽道的銅獎,她的職業規劃也是當一名優秀的特教老師。
“理論奠基+技能強化+‘臨床’實踐+職后續航”的四維鍛造,使該院畢業生很快成為各特殊教育學校的骨干力量,近年來更涌現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洛陽市老城區特殊教育學校老師劉文婷,全國最美教師、安陽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梁琰等一大批特教師資典型。
“學校將順應融合教育的發展趨勢,進一步調整師資培養方向、人才類別和能力素養,并借助學校在河南省特殊教育界的領軍地位,加強與政府、殘聯、社會各界等的聯合,竭力為特教一線輸送‘下得去、留得住、發展好’的新時代高質量師資。”李玉向表示。
作者:張利軍 魏亞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