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嗶……”一聲哨響,劃破清晨的寂靜。
梁平區特殊教育學校的操場上,一個瘦高的身影用有力的手勢指揮一群孩子進行體育活動,奔跑、跳躍,孩子們的步伐在陽光里生輝。
黃鷹帶領孩子們鍛煉。譚燕攝
指揮者叫黃鷹,是一位聾啞人,也是一名特殊教育教師。在這個大多數人認為“需要幫助”的群體中,他努力地書寫著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
小時候,黃鷹常因無法聽到聲音感到孤獨和困惑。“那時候,父母帶我四處尋醫,竭力尋找能讓我恢復聽力、語言能力的方法。”黃鷹通過手語介紹,盡管最終未能成功,但父母從未放棄他,他們的努力讓他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和力量。
在聾啞學校就讀期間,由于聽力和語言障礙,黃鷹聽課和交流很困難。但他通過努力觀察老師的口型、手勢和板書來理解課程內容,課后還會投入大量的時間復習和預習,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問題。
在和同學的運動交流中,黃鷹感受到自己在籃球方面具備獨特的天賦,雖然聽不見,但對空間和動作的感知異常敏銳。他在籃球場上找到了自信,并開始刻苦訓練、積極參加各種比賽活動,收獲了不少獎項與榮譽。
“籃球讓我明白,上帝關上一扇門,真的會打開一扇窗。”黃鷹“說”,他自學視頻剪輯,考取籃球裁判證、健身教練證、教師資格證等各類證書,努力養活自己、充實自己。
2016年,在萬州區特殊教育中心招聘體育教師時,黃鷹抓住機遇,成為一名臨時體育老師。他經常向有經驗的體育教師請教備課、上課以及組織活動的方法,并每天堅持在課余時間與學生們一起練習籃球。因多次帶領學生參加萬州區中小學籃球運動會,2017年,黃鷹獲得了“優秀教練員”稱號。
2020年,黃鷹通過不斷學習特殊教育專業知識,以及擔任臨時體育老師時積累的教學經驗,他考入了梁平區特殊教育學校,成為了一名特殊教育教師。
除了為聽障學生授課,課余時間,他還負責全校學生所有體育項目的訓練,是學校田徑隊、輪滑隊、旱地冰壺隊、羽毛球隊的教練,很多學生都在黃鷹的指導下,在市級比賽中獲了獎。
但由于學校體育老師短缺,黃鷹還同時負責培智班的體育教學,身為一名既聽不見又說不出的聽障老師,給智力障礙學生上課對他而言,挑戰巨大。
“真的很忐忑,害怕教不好。”黃鷹“說”,一接到這個任務,他便日思夜想,如何補齊自身短板,為學生展現高效的課堂。
在不斷地摸索實踐中,黃鷹找到了方法:課前,主動熟悉每位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及情緒問題,有針對性地設計內容豐富有趣的教學環節;上課時,通過吹口哨作口令來彌補自身不足,采用邊示范邊糾錯、重復練習的方式開展教學。就這樣,智力障礙的學生在他的引導下開啟了有序的教學。
“黃老師在工作中是一個非常認真的人,對待學生也非常關心和愛護,積極地幫助他們掌握運動技能,提高身體素質。”同事黃川玲說,學校多次榮獲“體育道德風尚獎”,這里面離不開他的努力與付出。
“黃老師非常有耐心,我們的孩子都很喜歡他。”二年級培智學生的家長夏紅梅說,很感謝黃鷹老師的教育引導,讓他們學會了體育運動,還更加懂得遵守秩序。
五年來,黃鷹帶領的團隊斬獲市級獎項30余項,14名學生站上市級殘運會及錦標賽領獎臺;2024年,黃鷹指導培智班的3名學生參加川渝輪滑公開賽,榮獲了速度組第一、二、三名。這些在常人眼中看似不可能的成就,背后是黃鷹日復一日的堅持,而他的路,仍在繼續。(黃亞輝、譚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