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盡快調查出球拍受損原因,特別是針對公眾疑問較為集中的檢測、封存環節,一查到底。規則的優化、流程的公開、操作的合規,將惠及所有球員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5月19日下午,在2025年國際乒聯多哈世界乒乓球錦標賽混雙1/16決賽中,中國選手王楚欽的球拍在賽前檢測環節出現受損情況。中國乒協就此提出抗議、申訴,提出三點意見。國際乒聯表示將繼續深入調查球拍受損原因,同時強調球拍檢測團隊的操作程序是正確的。
運氣不佳的王楚欽,這已經是第二次遭遇球拍受損事件了。此次賽前發現球拍受損,更換球拍進行比賽。王楚欽和孫穎莎組合依然在賽場上配合默契,最后以3比0戰勝巴西組合,晉級混雙16強。
↑圖據央視新聞
球拍遭遇了意外,比賽結果沒有意外。這無疑展現了王楚欽良好的應變能力,也是球迷樂見的結果。
不過,還應正視球員的“委屈”。此次賽后,王楚欽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每次都是我遇到這種事情,我一進場就感覺海綿不對勁”“連檢測板都檢測不好,對組織辦賽很失望”“幾次大賽都出現在我身上,換做是其他運動員是什么心理”……
兩次大賽中,球拍都出現問題,任誰都不可能“心靜如水”。王楚欽心中的失望和委屈,需要公開公正的調查來回應。
中國乒協在此事上的表態迅速而明確,三點意見包括“此后能夠由工作人員全程跟隨球拍檢測并確保沒有任何無關人員可以接觸到檢測后的球拍”“后續賽事更換更大且更安全的球拍檢測容器”“要求球拍檢測過程全程錄像”,直指病灶,也頗具建設性。
目前尚不清楚王楚欽的球拍究竟因何開膠,但此類事件的發生,必須嚴肅對待,需要客觀徹底的調查。
球拍對球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檢測環節的問題不能忽略。據縱覽新聞報道,早在2011年世乒賽期間,王皓也遇到了幾乎相同的情況。當時檢測人員檢測完之后,本來確定他的球拍沒問題,球拍放袋子里,后面他進場,過了幾分鐘檢測人員把球板拿過來之后,他發現膠皮開了。王皓后續采訪時直言:“他不太理解檢測決賽球板的標準是什么?為什么要這樣撕開膠皮……”
賽前檢測嚴格,是為了比賽更加公平公正,這當然沒問題,但無論怎樣“嚴格”,都應遵循起碼的程序正義,要保證過程的公開公正。不管是球隊派人全程跟隨檢測,還是檢測過程全程錄像,都有必要推進實現,讓檢測更加讓人心服口服。
球員高手比拼、巔峰對決,差距可能本就在毫厘之間,更多要取決于臨場發揮。這個時候,任何細微的因素都可能導致成敗易手,理應讓球拍在一個更公開、更安全的流程中運行。
希望國際乒聯盡快調查出球拍受損原因,特別是針對公眾疑問較為集中的檢測、封存環節,一查到底,給公眾一個說法,也給球員一個交代。這不僅是為了維護中國球員的合法權益,規則的優化、流程的公開、操作的合規,也將惠及所有球員。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胡棲安
編輯 趙瑜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