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5.9秒破百、100度電池、后輪轉向、Orin-X芯片)
在20萬級純電轎車市場,智己L6(參數丨圖片)始終以技術流的標簽示人。那么相較于2024款,2025款作為中期改款車型,都有哪些變化,下面我們從純電架構、底盤懸掛、動力系統和配置等多方面來詳細分析,解讀新款智己L6的進化與妥協之處。
和2024款的差異之處
新款智己L6整體造型延續了轎跑風格,作為中期改款,外觀變化必不可少,細節有明顯的調整之處,比如前臉取消了備受爭議的小胡須線條,整體更簡潔,換裝了更新的LED燈光系統,支持165度補光范圍,車位的尾燈交互系統得到保留,車漆方面新增“馬蒂斯紅”,輪轂樣式更運動化,這款主打的車漆類似馬自達的魂動紅,在不同的光線下,有不同的質感,更凸顯車身線條。
另一個主要變化就是老款的400V車型被取消,全系基于800V高壓平臺打造,快充功率提升至390kW,10%-80%充電時間縮短到15分鐘,
進入座艙,可以看到并不順手的老款方向盤重新設計,造型類似橢圓。新增可以調整透光率的防曬天幕,車內暴曬后高溫是老款車型的兩個短板,在2025款車型上得到改進,入門款的座椅配置也得到改進,標配8點按摩+通風加熱,第二排也多了加熱和電動調節功能。
當然這款車也存在減配之處,比如75度電池縮小到74度,續航少了5公里,入門版取消副駕娛樂屏,中控屏幕從OLED降級為LCD,顯示對比度與色彩表現略有縮水;后輪輪胎寬度從275mm縮減至245mm,抓地力降低,作為一款后驅車,這樣的減配對操控帶來影響,想要175mm的后胎,還要花1.28萬選裝。
2025款智己L6的實用性
第一駕駛
入門款的后驅標準版電機功率為333馬力,相比老款的294馬力有所增加,但另一方面,輪胎變窄,扭矩少了20Nm,加速反而變慢,從5.6秒破百的成績,“進化”到5.9秒破百。長續航版同樣采用后置的單電機,但功率提升到408馬力,搭載100度電池,CLTC續航822km,是一款更全面的車型。
對于追求大馬力的玩家,還有四驅Ultra車型可選,雙電機功率787馬力,綜合扭矩800Nm,2.74秒破百,但可惜的是這款車依舊配備前后245mm寬的輪胎,如此大扭矩容易突破輪胎抓地力,濕滑路面和不熟悉的路況需謹慎控制。
懸掛方面保留了老款的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結構,高配車型的后輪可以主動轉向,轉角可達18度,轉彎半徑4.69米,在一些狹窄的道路上掉頭,靈活性值得肯定,高速行駛,前后輪轉向角度一致,增加行駛穩定性。但入門款缺少空氣懸掛,因此沒有懸掛高低軟硬調節功能。
第二乘坐
2025款L6的車身長寬高分別為4937mm、1960mm、1474mm,軸距2950mm,尺寸數據在20萬級的轎車中并不亮眼。入門款取消副駕屏,保留12.3英寸+15.5英寸雙聯屏,搭載高通8295芯片,支持蘋果CarPlay和華為HiCar。相比老款,入門款的音響升級,標配了21揚聲器的7.1.4聲道音響,但短板是這套音響并非知名品牌,調校能力稍顯不足,同時全系一致,沒有配置上的差異。
第三智駕
L6采用統一化的硬件系統,標配英偉達Orin-X芯片,算力254TOPS,加上11個車外攝像頭、12個超聲波雷達、3個毫米波雷達和1個激光雷達組成的感知系統,看起來全系的配置一致,全部支持L2級駕駛輔助,包含全速域自適應巡航、主動剎車等功能。但遺憾的是,全系都沒有高速高架領航輔助、城市領航輔助,以及代客泊車輔助功能。想要這些高階智駕,還需要花費3.68萬元選裝,價格高昂。
選車偵探觀點:2025款智己L6有改進,比如400V架構升級到800V架構,充電速度變快,座椅配置較高,全系的智駕硬件沒有差異,入門就有高算力芯片和激光雷達,但另一方面,也存在減配,比如后輪的寬度,加速能力,副駕屏幕的缺失等,同時硬件堆砌下,高速領航輔助這樣的基礎功能也需要選裝,與城市領航輔助駕駛捆綁在一起,選裝價格偏高。大家覺得2025款智己L6怎么樣?歡迎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