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美聯合聲明的發布和彼此降低關稅,世界各國總算是松了一口氣,畢竟這似乎意味著貿易戰將告一段落,國際貿易秩序也可以重新恢復正常。可長期的斗爭經驗告訴我們,美國是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肯定要在搞些事情出來。
果不其然,聯合聲明剛發布,特朗普就對華連出六拳,幻想著中國會因此服軟并邀請他訪華。但事實是特朗普想錯了,特朗普等來的只有中國的強力反擊。
美國再一次把芬太尼問題拿出來說事了。眾所周知,芬太尼問題實則是美國的藥物濫用造成的,畢竟沒見過正常國家會讓老百姓在家里囤積數千片止疼藥,更沒見過正常國家的醫生會遇病不決就開止疼藥。
但美國硬是要說芬太尼問題是中國造成的,還以這個為借口想保留對中國的20%額外關稅,那中國肯定是不會同意的,尤其是中國早在2019年就停止了所有芬太尼物質的出口,美國這個理由就更是荒唐了。
美國一口咬死了中國的華為公司“剽竊”美國技術,所以其商務部在5月13日下令,全球任何地方用華為的昇騰芯片都是違反美國法律的,美國對此將予以嚴懲。
這種做法當然是荒唐且沒有道理的,只能說美國人長臂管轄上癮了。
然后,美國再一次找到了自己的“鐵哥們”英國,英美兩國剛剛簽署了所謂的“關稅貿易協議”,其中有一條是英國的鋼鐵和制藥企業徹查自身供應鏈的股權成分,只要是涉及到了中資背景,那就只能撤資或退出。毫無疑問,又一次選擇跟著美國,妄圖暗中對中國捅刀子。
而被美國視為后花園的南美,自然也少不了美國的興風作浪。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剛剛結束訪華,哥倫比亞也正式加入一帶一路,兩國簽訂了合作規劃并計劃推進波哥大地鐵一號線項目等。
而美國國務院的西半球事務局則聲明反對,認為這些項目威脅“地區安全”,還反對國際開發金融機構向該地區的中國項目提供項目貸款。
不得不說,美國主導下的“地區安全”實際并不安全,畢竟連地鐵都對其造成威脅,不得不感慨美國主導的“地區和平”是何等脆弱。
接下來閃亮登場的就是美國新任駐華大使戴維·珀杜,此公剛到任就在大使館里大放厥詞,宣稱將對一批中國企業進行制裁,原因是美國懷疑這些企業違反了所謂的“伊朗導彈材料出口協定”。
美國方面一無證據公布,二無調查環節,反正就是直接開始執行制裁,是典型的美國式操作,突出的就是一個抽風。
這種操作在美國實屬常見,而這位戴維大使也是個抽象行為藝術家,此人是特朗普的親密盟友,也是美國的鷹派代表,主張對華強硬政策,選他作為美國新任駐華大使,擺明了是指望這跳梁小丑來搞政治施壓的。
最后一拳則是準備對著中國的半導體產業下手,計劃把多家中國芯片制造企業列入出口黑名單,打算繼續搞特朗普等MAGA堅信有效的技術封鎖。但這一拳下來中國會不會難受不知道,全球半導體企業都得跟著遭殃,為本就不景氣的全球半導體產業挖坑埋雷。
談判結束尚不足半個月,美國人就忙著要撕毀協議了,算是美國把反復無常和背信棄義給折騰明白了。而連出六拳后特朗普還在媒體面前表示中美需要“面對面溝通”,“強調中美關系至關重要”和“自己愿意立刻飛往中國”。如此精神分裂般的操作,特朗普到底是為了什么呢?
從正常角度嘗試理解特朗普的“精神分裂”,那多半是沒法想明白的。但如果把自己代入特朗普的視角,以及對美國現狀有過深入了解的話就會明白,特朗普現在搞出這么一個精分操作是圖個什么,因為眼下的美國就只剩下精分操作了。
首先,美國現在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破房子,而且是修都修不好的那種。特朗普第一任期開始的2017年時美國國債是19.9萬億,而到他第一任期結束時則飆升到了28萬億。
而造成這一情況的直接原因就是特朗普的《減稅與就業法案》,特朗普試圖通過大規模削減企業稅和個人所得稅來刺激發展,可結果發展沒刺激起來,反倒是把美國政府的財政收入給干崩了。
特朗普第一任期的特點是稅收要削減,但財政支出不減反增,尤其是在國防預算上節節攀升,而新冠疫情初期的經濟刺激計劃又是一筆巨大支出,最終導致了國債攀升到28億。
而作為繼任者的拜登則猛踩了一腳油門,為了貿易戰而讓美元加息,結果導致美國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使得美國國債飆升到了36萬億,目前已經是奔著37萬億去了。
等于說,特朗普上臺后就要面對巨額國債,而美國的經濟情況也不見半點好轉,由于此前瘋狂的加息行為,美國現在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加息會死,降息也會死”的神奇狀態了。
特朗普現在不停要求美聯儲降息,因為美聯儲的加息行為確實是會造成了嚴重的通貨膨脹,特朗普寄望于用低利率來解決問題——這也是特朗普的一貫觀點,即低利率能解決任何問題——目標是通過降低美債收益率來降低美債壓力,減少美國政府在支付債務利息時壓力。
對此,美聯儲實際上是一口回絕的,因為一旦進入降息狀態,那么大量國債就會立刻連本帶利的變現,而美國眼下實際拿不出這么多錢來,等于說降息就會立刻讓美國經濟爆炸,所以美聯儲長期拒絕特朗普的降息要求。
當然,不降息的結果就是美債目前靠不斷飆升的利率支撐,在世界三大評級機構下調美國信用的情況下,美債只能靠高利率支撐,美債和美國經濟的崩潰也只是個時間問題。
說白了,現在的美國是徹頭徹尾的破房子,隨時都有垮塌的可能,特朗普就算用盡渾身解數也沒法挽救美國。他此前聲稱的所謂制造業回流,增強美國制造業的競爭力,如今已經是徹底失敗了,美國在基礎建設。
技術工人等多方面均無競爭力,美國資本也無心為此埋單,所以特朗普試圖以制造業為切口重振美國經濟的策略已經失敗。
至于想要用關稅戰來收割全世界,這個做法目前也基本宣告破產,美國沒有達成任何的收割效果,原因是美國作為一個嚴重依賴進口商品的金融國,實際根本無力完成這樣的收割,反而造成了美國資本和民眾受損嚴重。
這意味著特朗普已經沒有多少辦法了,任何正常手段均無力解決美國的現有問題,特朗普目前就只剩下一個辦法。
那就是通過各種對抗手段,甚至是虛空造牌也要逼迫中國妥協,只有中國像2008年那樣對美國讓利,美國才能夠有喘息得救的可能,這也是特朗普現在采取各種精分操作的核心原因。
特朗普的小算盤敲得噼啪響,可特朗普維度忘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現在有必要對美國妥協讓利嗎?
答案很明顯,中國沒有任何出手拯救美國的必要,相反還要對美國施以最猛烈的反擊,讓美國徹底放棄無意義的幻想。
5月18日,中國商務部宣布自5月19日起,對原產于美國、歐盟、日本和臺灣地區的共聚聚甲醛征收反傾銷稅,其中美國和歐盟被征收的稅率最高,美國企業稅率為74.9%,歐盟為34.5%。
這項政策嚴格說并非是臨時起意,而是在2024年5月就開始進行反傾銷調查,今年1月發布了初裁結果,現在不過走完了程序流程后發布了正式裁定。
這項裁定的目的很簡單,共聚聚甲醛在精密制造、汽車零件生產、電子元件等多個高端制造業有迫切需求,長期以來中國都依賴外部供應,而且是近乎是壟斷式供應,現在中國的裁定就是決心打破國外的壟斷。
這實際表達了中國方面的決心,那就是不接受美國方面的要挾,將竭盡全力保證中國的原材料供應鏈能夠自給自足,尤其是要保證中國高端制造業的安全。只有用價格杠桿切斷外部壟斷式傾銷,才能夠給國產共聚聚甲醛一個機會,否則中國制造業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
而這也可以視為對美國方面的對華六連拳的回應,你大可以搞我的半導體產業,并在國際上給我下絆子,但我也可以用同樣的手段回擊你,你美國現在拿得出手的產業已然不多,如果我徹底在供應鏈上把你剔除在外,你美國還有多少底牌能和我中國斗下去呢?
這對于美國是最不想看到的局面,中國已經做好了和美國徹底脫鉤的準備,盡管美國對此早有預料,畢竟美國在中國對外出口的份額里已經不足18%,可當中國真的決定將美國逐步從供應鏈中剔除時,美國還是不免感覺到心驚,因為一旦美國從中國供應鏈里徹底剔除,那么留給美國的回旋余地也就不存在了。
現在,特朗普和美國政府算是自討苦吃,對中國的極限施壓換不來中國的妥協,只能換來中國的反擊,而且會一次比一次猛烈。只希望美國方面盡早認清現實,放棄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否則美國遲早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