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者網5月15日報道,近日丹麥前首相、北約前秘書長拉斯穆森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不再是“自由世界領導者的角色”,這可能會促使歐盟、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韓以及新西蘭,成立一個類似七國集團的“D7”集團,而該集團的主要目標,竟然是聯手對抗來自“中美的脅迫”。
過去,都是西方政客討論如何聯手美國對付中國。如今畫風突變,他們竟然開始討論如何同時對付中美,這樣的論調著實讓人不太適應。不過考慮到特朗普上臺后對盟友的所作所為,早就引起了西方建制派的強烈不滿,作為西方典型的自由派政客,拉斯穆森有這番暴論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在安全上,特朗普和拜登的理念大相徑庭,尤其是在烏克蘭問題上,特朗普的立場非常現實。沖突發生在東歐大陸,理應是歐洲的事,憑什么要讓美國出錢出力,就算之前美國大發軍火財和能源財,那也是拜登時期撈的,算不到他的頭上。所以現在要么歐洲加錢,要么他就不打算多管了。過去歐洲想要借助美國持續對烏軍援,消耗、牽制甚至拖垮俄羅斯的想法也就變得不切實際。
更重要的是,現在歐洲需要獨自處理地緣安全問題,這使得很多歐洲國家措手不及,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能力幫助烏克蘭維持戰線,所以對特朗普自然也心生怨恨。這次拉斯穆森在談及俄烏問題時,就質疑特朗普在俄方沒有做出實質性讓步的情況下,承諾解除對俄制裁,這就是在鼓勵俄羅斯。
在經濟上,美國與盟友之間的矛盾就更加直接了。在特朗普看來,只要和美國存在貿易逆差,那就是“欠”美國的,盟友也不例外。所以特朗普4月初公布的“對等關稅”政策中,幾乎囊括了美國所有的盟友。而美國的這些盟友中,不少都對美依賴嚴重,自身又缺乏實力,所以除了妥協之外幾乎別無選擇。
尤其是特朗普那句“中國非常好,歐盟比中國壞多了”的表態,相信會讓歐盟各國后背發涼。因為現在的局勢非常明了,美國想要收割中國根本不現實,反倒只會讓美方自己下不來臺。需要填窟窿解決債務問題以及緩解經濟壓力的特朗普,自然只有將鐮刀揮向盟友了。
正是因為特朗普在傳統的安全以及經濟問題上,不再顧及盟友情面,而是開啟收割模式,所以西方陣營,尤其是建制派的政客們才會開始將中美都視為“對手”。
拉斯穆森所提的“D7”,成立的可能性不大,過去G7這些西方國家主導的小集體之所以能夠組建,靠得就是美國。現在要讓他們聯起手來對付美國,根本不現實。更何況,“D7”的目標不僅僅是對付美國,還包括中國。就算拉斯穆森所提的國家全部加起來,無論是軍事實力、經濟體量、科技水平還是政治影響力,都完全沒有可比性。
而拉斯穆森這么做,無非就是為“哥本哈根民主峰會”造勢,而刻意提出的暴論。拉斯穆森是丹麥“民主聯盟基金會”的創始人,該智庫每年都會打著“民主”的幌子舉辦峰會,邀請那些邊緣政客參會,每年討論的議題也都是如何針對中俄,所以早早的就被中方列入了制裁名單。例如這次的峰會,蔡英文就受邀出席,并在演講中大肆散播“臺獨”言論。
總之,拉斯穆森的表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朗普回歸對國際秩序,尤其是西方內部沖擊極大的事實。不過他所提的“D7”,沒有太多值得討論的現實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