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5月19日開始,淄博“一秒入夏”,40℃的“炎值”刻度,正灼燒著城市的每個縫隙。冰糕攤的二維碼被曬到“暈眩”,掃碼聲與冰柜的嗡鳴合奏高溫交響;共享單車的充電樁增加巡查次數,執法人員的制服被汗水浸透;網格員的后背地圖鹽漬斑駁,成了行走的“濕度監測儀”;建筑垃圾清運凝滿水珠,每一滴都是民間智慧的溫度計。這座城市的熱量,在柏油路上蒸騰,更在無數為“降一度”而較勁的掌紋里沉淀——所謂“炎值”,不過是市民點滴行動丈量文明的韌性。
5月20日,淄博市迎來今夏首輪高溫“烤”驗,最高氣溫攀升至39℃。為防范高溫天氣引發的共享電動車充電安全隱患,淄博高新區綜合行政執法與應急管理局迅速行動,組織執法人員頂烈日、冒酷暑,對轄區內共享電動車集中充電場所開展專項安全檢查,以實際行動守護市民出行安全。
高溫下的“安全體檢”:直擊充電場所風險點
當天下午,記者跟隨執法人員來到位于金晶大道附近的青桔淄博綜合倉,許多綠色的磷酸鐵鋰電池在這里等待充電。
據運營人員介紹,青桔張店淄博綜合倉建設在高新區華鴻物流園區,倉庫整體面積在2500平方米,設有車輛維修區,電池存儲區,充電區以及消防設施配套。在業務后勤方面,倉庫建設有充電柜40余臺,能夠提供足夠的電池流轉,以保障整個張店的共享單車正常出行,給城市居民提供出行便利。中心城區有3000多組電池在這里晝夜充電,循環使用。在選址方面,倉庫選擇了在遠離市區人群的物流園內,保障了社會安全,其中倉庫范圍10米內,還設有機井一口,保障了水源充足。消防栓一處,能及時有效地應對突發情況。
執法人員重點檢查充電設備是否配備智能溫控系統、電池是否存在過熱膨脹風險、消防設施是否完好有效、應急預案是否健全等關鍵環節。針對即將持續的高溫天氣,執法人員要求運營企業加裝防曬隔熱設施,并要求增加巡檢頻次,確保設備安全運行。
防患未“燃”:高溫安全提示同步到位
針對高溫天氣易引發電池熱失控等風險,執法人員現場向共享電動車運營企業發放《高溫天氣充電安全指南》,要求企業嚴格落實“每日三查”制度(設備巡查、溫度監測、應急演練)。高新區綜合行政執法與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高溫天氣是安全生產的關鍵期,我們將持續加強動態監管,督促企業壓實主體責任,同時呼吁市民文明用車,共同營造安全有序的出行環境。”
“汗”衛安全,彰顯責任擔當
烈日下,執法人員的制服被汗水浸透,但檢查工作一刻未停。一位參與檢查的執法人員說:“高溫天氣下,一個小疏忽都可能釀成大事故,我們必須把安全防線扎得更牢。”此次專項檢查不僅是對共享電動車充電安全的全面“體檢”,更是高新區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守護民生安全的生動實踐。
(大眾新聞·魯中晨報記者潘贊名 通訊員黃長興 朱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