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善財經
最近,“溜溜梅”的母公司溜溜果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溜溜果園”)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IPO招股書,擬實現主板掛牌上市。
這也是繼2019年撤回A股上市申請后,溜溜果園第二次沖擊資本市場了。
從公開信息看,此次溜溜果園IPO是為了擴大再生產。
比如募資金額將在未來三年用于擴大公司的梅干零食、梅凍及產品配料的產能;提升公司的品牌知名度、擴大公司的銷售網絡及開拓國際市;用作運營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等等。
但是在深入研究完招股書后,我們卻發現了另一條主線:
即上市“對賭”協議下,溜溜果園所面臨的巨大股權贖回壓力,以及沉重的短期債務負擔和緊繃的資金儲備面之間的矛盾。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相比于前者的擴大再生產,后者這些迫在眉睫的、實實在在的資金債務壓力,或許才是現在創始人楊帆著急推著溜溜果園沖擊IPO的原因之一。
那么面對這場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IPO,溜溜果園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背著對賭協議沖擊IPO,溜溜果園不接受失敗
說實話,見過破釜沉舟的,但是真沒見過像溜溜果園這樣,主動把自己逼到死角里的。
天眼查APP顯示,溜溜果園的融資共有四輪:
A輪在2015年,北京紅杉(下稱“紅杉”)以1.35億元的代價換得溜溜果園15%的股權。
B輪在2017年,一位名為李青的投資者以約1.026億元成功認購溜溜果園5%的股份。
C輪在2019-2021年,溜溜果園發生了兩次股權轉讓以及一次入股:
李青將所持全部股份以1.185億元作價,轉讓給了深圳君榮,兩年浮盈超1500萬元;溜溜果園創始人楊帆將所持1.18%的股權轉讓至諾享瑾鴻,套現2880萬,算是小賺一筆。
然后是諾享東辰入局溜溜果園,投資約4399.2萬元,持股1.8%。
期間在2021年1月,溜溜果園和A輪、B輪、C1和C2輪投資者共同簽訂了贖回協議:如果2023年12月29日前,溜溜果園未能上市,這幾輪的投資者就有權強制要求溜溜果園贖回股份。
A輪和B輪投資的回購價格是,原始投資本金加上每年10%的單利,C輪是原始投資本金加上8%的年化單利,共同扣除此前已派發的累計股息或支付的補償金。
結果顯而易見,2023年年底溜溜果園未能完成上市對賭協議。
不過早有準備的是,溜溜果園在當年11月、12月份分別與C輪和B輪投資者簽署了補充協議,將上市期限延后至2025年6月30日和12月30日。隨后在2024年6月,溜溜果園再簽補充協議,B輪和C輪投資者們的贖回權和其他優先權終止,且在任何情況下不得恢復。
這是個好事,但也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畢竟,天上不會白掉餡餅。如果溜溜果園想要讓資本投資者們,甘愿放棄每年10%和8%的穩健保底利息,那么可能就需要付出更大的承諾和代價去補償。
但對此,溜溜果園和楊帆卻沒有做過多解釋。至于港股資本市場會不會問詢這一問題,我們也還需要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不過無論怎樣,對于投資本金巨大,且年限周期較長的紅杉資本來說,現在都已經等不下去了。
在同樣的時間節點(2024年6月)上,紅杉行使了A輪股份贖回權,給溜溜果園開出一張金額高達2.6億元的“贖回賬單”——其中包括1.35億元的投資本金與近1.26億元的利息。溜溜果園分兩批支付:第一筆本金在2024年11月付清,第二筆于2025年1月系數償付。
這次的贖回,對溜溜果園的資金儲備狀況沖擊很大。
甚至哪怕在2024年12月,溜溜果園又引入了兩名D輪投資者,融得7500萬元,且再次開出了對賭協議。如果溜溜果園未能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上市,那么投資者就可以要求溜溜果園贖回股份,并按每年6%的單利計算利息。
但即便如此,截止到2024年末,溜溜果園的流動資產總額也只有9.36億元。
其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0.78億元,剩下的包括5.24億元的存貨,以及1.63億元的“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1.15億元的“預付款項、其他應收款項及其他資產”和約0.5億元的“已抵押銀行存款”等等。
而同期,最主要的流動負債卻高達10.49億元。其中,占比最大的是“計息銀行借款”約3.21億元,且為一年內到期,短期債務壓力相當明顯。
更雪上加霜的是,溜溜果園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還出現了下滑。一路從2022年的2.02億元連續降至了2024年的0.84億,算是進一步加劇了整體的流動性危機。
如果今年年底不能順利上市,且D輪投資者還要求贖回股份的話,那么溜溜果園就很有可能被迫走上“以債養債”的路子…
持股9年清倉,北京紅杉為何“清倉”?
回到業務經營層面,如果說B輪投資者李青的清倉轉讓,是因為2019年溜溜果園上市撤回導致的,那么A輪的紅杉在溜溜果園上市官宣前一年撤退,這背后就有點值得深思了。
畢竟從招股數據來看,這一次溜溜果園準備的非常充分。
在2019年招股書中,溜溜果園展現出的是一幅營收增長陷入瓶頸期,且凈利潤連年下滑。報告期內(2016年—2018年)實現營收約8.04億、8.47億和8.73億元,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為0.81億、0.6億元和0.56億元。
但如今,在2022年—2024年,溜溜果園實現營收約11.74億元、13.22億元和16.16億元;凈利潤約為0.68億元、0.99億元和1.48億元,整體都保持著積極向上的增長態勢。
同時在2024年,“梅凍”實現營收4.1億元,同比增長32.26%,總營收占比也來到了25.4%,僅次于“梅干零食”等基本盤產品,算是跑出了第二增長曲線。
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紅杉為什么還是選擇了清倉變現呢?
這背后可能有對10%單利的滿足,所以想要減少不確定性,以實現穩健套利;也可能有對溜溜果園未來上市和上市后估值想象力的保守預估。
因為如果深入探究的話,現在溜溜果園也有一些不容忽視的瑕疵。
一是梅類產品結構占比過大,且單一的問題。
2019年招股書顯示,溜溜果園的梅類產品收入占主營業務常年超85%。而如今(截止到2024年末)更是超過了90%,整體一直都未能走出梅類產品的邊界。
這就容易引發一系列的風險擔憂:
比如單一品類下的供應鏈抗風險問題。雖然現在溜溜果園旗下有梅凍、梅餅,以及梅凍電解質冰沙系列等多元化新品,但上游原材料卻始終都囿于梅子等單一農產品作物,那么一旦出現自然災害等不可控因素,就很容易會對溜溜果園的原材料供應和成本產生不利影響。
這一點在上次招股書中就有所提及。2017年,因花期出現較強的霜凍天氣等不良氣候因素導致青梅果大量減產,其收購單價較 2016年大幅上漲,結果導致當年溜溜果園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大幅下降。
當然,溜溜果園也可以通過將產業觸角延伸至全球產區,來進一步分攤不確定性風險。比如最新招股書顯示,在西梅產品方面,溜溜果園已經與智利、法國和美國等產區的優質西梅種植園,建立了一定的合作關系。
但問題是,在當前關稅貿易戰等不確定性沖擊下,溜溜果園的全球化布局,好像不僅不足以打消資本市場的風險疑問,而且可能還會反過來激起更多的擔憂……
又比如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食品安全風險問題。由于現在溜溜梅幾乎快成了“梅”類零食產品的代名詞,所以無論是梅干、梅凍,還是其他某款梅類產品,一旦出現了食安問題,那么溜溜果園整體的產品線都可能會受到巨大沖擊。
但偏偏在這方面,溜溜果園在部分生產階段還選擇了承包商協助生產,比如梅干零食的浸漬等工序。另外其還委托OEM供應商生產梅凍及其他梅產品。
說實話,就算是品牌自建工廠也很難完全避免食安問題的發生,更不用說代工廠們了,產品“翻車”的風險也會更大。就像前不久才曝出來的來伊份粽子里吃出“帶血異物”事件,哪怕是由大名鼎鼎的五芳齋代工,但來伊份也沒能逃過一劫。
或許正因如此,2021年9月,山西省市場監管局抽查發現,溜溜果園生產的尼嗒芒果(果脯類)中的霉菌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另外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針對溜溜梅的投訴也已高達429條,多數都是吃出異物、變質等問題。
雖然這些投訴尚未得到進一步驗證,我們不易妄下結論,但是如此集中的消費者反饋,也多少能證明溜溜梅的食品安全質量,可能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再來看第二個業績瑕疵:溜溜果園銷售模式轉變帶來的,營收階段性繁榮的質疑問題。
在上一次招股書中,溜溜果園主要以經銷商模式為主,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93.99%、88.72%和 86.44%。但如今,2022年——2024年,溜溜果園的直銷模式占比分別為25.5%、33.3%和59.2%,逐漸實現了對經銷渠道的超越。
尤其是在2024年末,溜溜果園直銷渠道中,自營網店銷售收入僅占8.6%,零售商占比達50.6%。其中,零食量販店成為最大增長點,前三大客戶鳴鳴很忙、萬辰集團們合計貢獻了約4.66億元,占同期總營收的近29%。
那么這里就留下了一個小問題:現在溜溜梅的業績增長,到底是由梅類消費市場需求的內生驅動帶來的,還是靠直營渠道轉型擴張和營銷推動的?
畢竟,溜溜果園在實際量販零食銷售中,面向的是鳴鳴很忙、萬辰集團旗下的萬千加盟門店們,而不是最直接的消費者。
那么只要量販零食加盟門店們開得越多,規模越大,溜溜果園就一定會賺得盆滿缽滿。甚至說消費市場對梅類零食產品的真實需求如何,在短時間內并不重要,至少不會快速反應到溜溜果園的業績表現方面。
那么在這種情況下,隨著未來量販零食市場增長的放緩,溜溜果園還能繼續保持高增長嗎?
所以總的來看,現在溜溜梅交出了這份成績單,不缺亮點,但同時暴露出的隱憂也不少。比如單一品類的增長桎梏,又比如資金面緊張等等。
因此,無論最后的IPO的成功與否,我們也都希望溜溜梅能夠加快“亡羊補牢”的步伐,從而打破現在的經營困境,開辟出一個更想象力的增長天地……
免責聲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內容和已公開的資料信息,展開評論,但作者不保證該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及時性。另: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與否須自行甄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