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重慶5月20日電 (記者 劉相琳)20日,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應急管理部、重慶市人民政府在重慶合川等地聯合舉辦“應急使命·2025”長江上游防汛抗洪演習。本次演習是首次在長江上游舉辦的國家級、流域性、綜合性防汛抗洪演習。
圖為演習現場。重慶市應急管理局供圖
此次演習模擬7月下旬長江上游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經多輪大范圍強降雨過程,過境洪水疊加本地歷史罕見極端暴雨,導致斷路斷網斷電、山洪地災、水庫出險、隧道塌方、車輛墜江、地鐵內澇等多點多災并發。
演習在重慶合川設主演習場,在重慶渝北、忠縣、巫山設分演習場,采取多層級指揮中樞動態推演、情景嵌入和搶險救援實戰相結合的方式,設置統籌指揮與防范應對、洪澇及其次生災害搶險救援、救災救助等3個階段15個應急處置場景。
針對斷網、斷電、斷路等極端災害場景,演習運用自組網絡技術和一體化應急叫應終端、前突指揮車、衛星便攜站、370MHz數字集群對講機等“高精尖”裝備矩陣,快速搭建“公網保底、專網專用、衛星補盲”的空、天、地一體化通信網絡,實現到達現場后5分鐘回傳圖像、10分鐘恢復通信能力。同時,調集直升機、機械化橋梁、大口徑水平鉆機、水下機器人等裝備集群,形成“水陸空協同、多災種適配”的立體化救援能力,驗證了應急通信保障體系和極端條件下應急救援能力。
圖為演習現場。朱梓寧 攝
演習覆蓋了暴雨引發洪澇、危巖地災等多類災害事故應對處置場景,共投入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軍隊力量、社會應急力量和基層力量2000余人,動用直升機、重型挖機、兩棲作業車、邊坡監測雷達、偵查機器人、前突通信指揮車等各類“高精尖”設備裝備約1900臺(套)。
演習全要素展示了重慶市在極端災害背景下的洪澇風險系統防控水平,通過堅持分級負責、屬地為主,全景式呈現“防”的過程和“救”的能力,系統展示了重慶市基于防減救災委和各專項指揮部,構建平急結合、防救一體、條塊統籌、多跨協同的防減救災工作機制的有效性。(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