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穆迪下調美國信用評級引發市場拋售,但昨日(5月19日)美股和美債強勁反彈,主要得益于散戶投資者創紀錄的抄底買入。
根據摩根大通分析師Emma Wu的觀察,截至美國東部時間中午12點30分,散戶投資者凈買入41億美元,這是當日該時段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凈買入,超過了11個標準差。
美股散戶交易量占總交易量的約36%,同樣創下歷史新高。全天收盤時,散戶凈買入額更是達到了驚人的54億美元。
野村證券分析師Charlie McElligott解釋說,穆迪的降級不過是“紙上談兵”,利率市場早已將美國財政赤字不可持續的問題納入考量,這反映了美國兩黨在“財政揮霍”上的共識。
歷史經驗:股市或將跑輸債券
昨日最引人注目的交易來自美股的散戶投資者。Fundstrat Capital的創始人Tom Lee表示:
“這次降級并沒有太多新消息,更大的驅動因素是許多投資者仍在觀望,所以任何回調都會引發抄底買入。”
Siebert首席投資官Mark Malek也補充道:“目前,對錯過反彈和后續行情的恐懼,強于對穆迪遲來的美國信用評級下調可能帶來任何負面影響的擔憂。”但他同時也警告說,如果貿易談判出現問題,一切都可能功虧一簣。
然而,彭博宏觀策略師Simon White提醒投資者,盡管股市可能從目前水平繼續上漲,但歷史數據顯示,在美國政府債務前兩次評級下調后的幾個月里,股市表現均不及債券。
分析顯示,2011年,在債務上限談判僵持到最后一刻時,股市已經開始下跌并跑輸債券。標普下調評級后,股債比率在兩到三個月內呈橫向震蕩并略微下行趨勢,隨后才開始復蘇。而在2023年,股市在降級前一直上漲并跑贏債券,但降級后卻出現拋售并落后于固定收益產品——這是一個明顯的趨勢轉變。
削減開支與經濟衰退的悖論
有分析認為,昨日股市和債券的價格走勢揭示了更深層次的博弈,這也解釋了為何市場對DOGE的削減開支的努力只有象征性的抵制。
摩根大通的分析顯示,如果削減足夠的開支——即使這些開支都是浪費和欺詐——最終也必然會導致經濟衰退。
財經播客zerohedge對此評價道:
“這正是國會正在等待的,因為屆時他們將利用“緊急情況”投票通過一項遠超任何削減開支的更大規模支出方案。散戶“免疫力”十足,機構看好反彈
馬斯克試圖精簡政府的努力固然值得稱贊,但最終決定結局的仍將是國會。而在此方面,一切都一如既往地保持現狀。”
因此,那些“逢低買入”的散戶們,似乎比所謂的“聰明錢”更愿意接受這種習得性行為。Malek表示:
“股市的免疫力,就像一個人在經歷疾病后獲得的免疫力一樣。市場在過去五年經歷了如此多的極端情況,現在我們認為的‘普通感冒’,在十年前可能就是一場瘟疫。”
最后,摩根大通交易部門指出,昨日的價格走勢并未改變其看漲的假設,也未改變他們認為許多投資者更傾向于在英偉達財報公布前保持多頭或持平的看法。他們認為,無論是疲軟的PMI初值數據,還是消費行業財報帶來的任何疲軟都應該被買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