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意大利商人伏尼契收購一家舊書店時,發現一本“奇怪的手稿”,一共260頁寫滿了不認識的“神秘字符”,還畫滿了光怪陸離的插圖……
“我認為,這是一部科幻之書,記載了很多科學的奧妙,極其具有研究的價值,是歐洲歷史的史料支撐。”
“伏尼契手稿”,近些年來歐美最難破譯的文字,難以琢磨的句式結構,不明所以的插圖,再加上星座,怎么看這本書都有些奇怪,中文不像中文,英語不像英語,阿拉伯文字不像阿拉伯文字。
明明這手稿是在永樂年間發現的,為什么歐洲科學家就是破譯不了這么一份手稿呢,哪怕是距今幾萬年的甲骨文,中國也破譯了不少,這距今只有600年歷史的伏尼契手稿卻難倒了一眾人。
究竟是中國的文化歷史太過清晰,還是說這份手稿確實有些奧妙之處,蘊藏著很多科學的密碼?
誰也不清楚,畢竟明朝期間,簡體字都有一定的雛形,古人的字寫的只要不是太難看,隨便一個高中生想必都能認識大部分明朝書籍上的文字。
1912年,對藏書極為有興趣的伏尼契偶然間得到了一份手稿,對藏書的人來說,最大的樂趣就是破譯看不懂的東西,,尤其是這份手稿的類目之多,數字之多,實在讓伏尼契吃驚,圖片栩栩如生,手稿的材質也非常精美,每一個特點都預示著這東西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伏尼契本人就是文字破譯大師,他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勝在經驗豐富,無論是斷代的,還是歷史上已經消失的文字,伏尼契都見過不少,哪怕是意大利的古文學家,在這方面也比不上他。
自從得到這份文稿,伏尼契就像著了魔一樣,不眠不休的研究它,可怪事也就此發生,從句式上來看,這明顯是連貫的文字,可破譯出來的東西,不是驢頭不對馬嘴,就是跟圖片上的插圖一點關系都沒有,甚至某些單詞在現在語言體系中根本沒有出現過,讓他無從下手。
單論此也就罷了,畢竟破譯古文字就是把不理解的文字辨別出來,更讓伏尼契難以下手的是句式的不連貫性,一個單詞在沒有任何連接結構的情況下反復出現,這明顯違背了句式的基本結構。
單這手稿上的字體跟筆畫的書寫程度,明顯是有文化有學識的人書寫的,不應該會犯這么嚴重的語句錯誤,15世紀之前,歐洲沒有印刷技術,文字和知識想要傳播,只能靠手抄,雖然麻煩,但也保證了大部分知識都在教會的控制范圍內,這份手稿大概率是某位神職人員抄錄的,事實上伏尼契手稿也正是在教堂內找到的。
手稿沒有破譯,也成了伏尼契一生的遺憾,明明感覺近在咫尺,卻始終無法入門,期間也有不少人試圖破譯手稿上的文字,有人通過手稿的字行間距,有人通過跟插圖結合,有人通過星座的名字。
可都沒有一個成體系的結論,直到2017年,伏尼契手稿終于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大部分人都認同這手稿是夾雜著醫療知識的植物百科全書,大部分破譯也都是朝著這個方向來走的。
有人就突發奇想,這上面的文字時不時跟醫生的字一樣被縮寫了,幾個單詞縮寫成一個單詞,人們想要破譯一個句子,首先要破譯單詞里面到底藏了多少個單詞,這種方法很累,畢竟英語單詞的組合方法千千萬,誰也不知道一個沒有實際意義的單詞倒是是有那些單詞組成的。
但好在他們是有恒心的,多年下來還真破譯了一些單詞,,再結合15世紀的醫術來看,確實是類似于藥理、治療疾病方面的知識,至于那些奇奇怪怪的插圖,有些是因為抄譯手稿的人水平不佳,有些是人體器官的平面截圖。
但這醫術上文字上萬,想要全部破解,還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事實上在有人解密了一些文字之后,伏尼契手稿的神秘性也大幅度降低,在他們看來,這應該是未知的神秘的東西,而不是簡簡單單的醫術。
信息來源:耶魯大學拜內克珍本圖書館官方檔案
《手稿研究》期刊2020年刊載的古文書學分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