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這個人很難評,好壞兩極化,有人說他是壞人,我說他是大師。
難評的原因,倒并非歷史事實不清楚,而在他始終是個指標性人物,至今還頗敏感。學者謝泳有句話總結的特別對,在當下中國,如何正確評價胡適,主要不是學術問題,而是個“思想問題”。
說白了,如何看待胡適,實際就是個“立場問題”:當一個社會思想普遍傾“右”時,胡適得到的評價就高,“舊道德之楷模、新思想之師表”都來了,簡直是圣人降世;反之,當整體社會氛圍傾“左”時,胡適就不行了,什么難聽的話都幾乎清一色出現在網絡留言區里,他就又一下子成為反派人物。我看網上有關他的評價,即便自詡“客觀”的,似乎都難有真正平和過,更別說有什么共識??蓱z他的公共形象,總是要么過度高大上,要么就極端反面,大體一直在偏離中庸之道。胡適那句流傳最廣的“假名言”:“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套在他自己身上倒是最恰如其分的。
所以,我看胡適,總覺得他的身后處境很有意思,最值得玩味的一點,就是他這個人都差不多成了觀測我們這個社會“觀念水位”的標尺。不僅如此,胡適甚至可以成為區分人群的重要的法寶:我每次接觸陌生的“知識分子”朋友,最愛詢問他“如何看待胡適”,這種問題的答案往往可以讓我第一時間判斷出對面這位陌生人思想觀念的“成分”,然后決定是交深還是交淺。這是因為,由于觀念、認知及立場的不同,知識界和民間社會也一樣分化:有人特愛胡適,也有人特討厭胡適?!昂m還是魯迅”,也曾是過去很著名的思想測試題?;叵?000年前后,我們的知識圈是要“二選一”站隊的。
我自己對于胡適的觀感,不必諱言,是很正面的;但又和多數“胡粉”不同,對他好些言行也有不少非議。所以,如何看待胡適,我自以為比較正確的態度就是:該仰望的地方無妨仰望,該平視的地方就該平視,該批評的地方也一樣可以批評,只是別太情緒化,完全視其為一個“歷史人物”可也。而且,我一直覺得,如果哪一天,我們的網民都能心平氣和地談論胡適了,是非對錯都能從容不迫樂,言辭也沒有什么戾氣了,總之能真正把他當一個“歷史人物”對待了時,或許這個社會的進度條也終于到了它最“健康”的時候了。我看如今網絡上的很多評論,狂贊也好痛罵也罷,看似再日常不過了,看來看去都是如此,但其實已經透露了我們這代人對于歷史的判斷能力,以及對于社會的認識水平。
想起100多年前,胡適說過這么一句話,“文化”沒有什么值得驕傲的,“文明”才值得驕傲。這些年,我暗地里常常無端想起他的這個“金句”。
圖:同一個房間,它是好是壞,取決于如何“裝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