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日當地時間凌晨4點27分,美國宇航局(NASA )的“毅力號”火星探測車捕捉到了一張令人驚嘆的照片,火衛二(Deimos)是火星兩顆衛星中較小的一顆,它在黎明前的天空中發出微弱的光芒。這是“毅力號”火星探測車在火星上的第1433天,這一刻發生在幾乎完全黑暗的環境中。
美國宇航局的“毅力號”火星探測車于 2025 年 3 月 1 日當地時間凌晨 4:27 拍攝到了火星較小的衛星火衛二在天空中閃耀的景象。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
為了拍攝這張照片,毅力號使用其左側導航相機拍攝了16張長曝光照片,每張時長3.28秒。這些照片隨后在火星車上被合成為一張照片,然后被發回地球。最終的照片曝光時間總計52秒。
由于光線不足,圖像中彌漫著薄霧和數碼噪點。天空中散落的許多白色斑點很可能是相機造成的偽影,但也有一些可能是宇宙射線。圖像中最亮的兩個點是真正的恒星——軒轅十四和軒轅十二,它們都屬于獅子座。
上圖為標注星體和火衛二的注釋版。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
位于圖片中央偏右的“伍德斯托克隕石坑”距離火星探測車約半英里(750米)。當時,“毅力號”正前往一個名為“金縷梅山”的地方。
火衛二是火星兩顆衛星中較小且距離較遠的一顆,另一顆是火衛一。火衛二由美國天文學家阿薩夫·霍爾于1877年發現,其直徑僅約12公里(7.5英里),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衛星之一。
火衛二的形狀像一塊塊狀不規則的巖石,看起來更像一顆小行星,而非傳統的衛星。科學家認為,它最初可能是一顆被火星引力捕獲的小行星。它的軌道距離火星表面約 23500 公里(14,600 英里),繞火星一周大約需要 30 小時。
這幅插圖描繪了 NASA 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表面運行的場景。圖片來源:NASA
美國宇航局的“毅力號”火星車是“火星2020”任務的一部分,它是一款突破性的機器人探測器,旨在推進火星生命探索,并為未來的人類任務奠定基礎。“毅力號”的主要目標是天體生物學研究,具體來說,就是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尋找古代微生物生命的跡象。為此,該火星車正在研究火星的地質和歷史氣候,幫助科學家了解這顆行星的歷史和潛在的宜居性。
毅力號是首個收集并儲存火星巖石和土壤(風化層)樣本的任務,樣本將被密封保存。這些樣本最終將由美國宇航局(NASA)的火星樣本返回計劃回收并送回地球。該計劃由NASA與歐洲航天局(ESA)合作開展,旨在實現前所未有的實驗室分析。
此次任務是美國宇航局火星探索計劃及其更廣泛的月球到火星戰略的核心部分,其中包括阿爾忒彌斯登月任務,作為未來人類探索火星的墊腳石。
該火星車由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建造并運營,該實驗室由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的加州理工學院管理。
編譯自/ScitechDail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