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發現“大地之樹”!來源,形成有變?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簡單?
這不,來自美媒引用《自然》雜志發表研究指出,火星的衛星圖像表明,科學家們對這些奇怪的火星特征的理解是錯誤的。
也就是我們說的火星“大地之樹”的形成說法可能是錯誤的,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到底如何形成的?我們就一步一步來看看。
火星發現“大地之樹”!衛星證實或不是來自流動的水
對于火星來說,其實建立在理論基礎上來講,被認為曾經的火星類似于我們地球一樣,是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天體。
這也是為什么如今人類加大對火星的探索,看看是否存在生命或者是否存在水源,以至于未來人類可以前往火星,并且實現火星移民,甚至要在火星上建立一個“大城市”,讓人類常態化的居住在上面。
這火星移民的背后原因,我相信不少人也知道,那就是地球的環境變得越來越糟糕,認為未來的地球將不適合人類的居住。
所以,將火星實現移民,變成一顆適合居住的天體,并且避開地球可能帶來一切危機。
這里我個人的說法就是,想法的確不錯,但建立在火星如今的狀態,要進行全面的“地球化”,這個時間還是要很長的,并不是一兩句話都可以解決,因為火星的狀態已經完全是荒廢模式。就算是人類有實力改變火星,這怕是也需要數十年,甚至上百萬的時間。
所以,雖然地球比如高溫,超過35度,甚至40度以上的氣溫非常激烈,但人類也不是說完全沒有辦法改變了,只要進行溫室氣體的減排,或許讓地球改變過來,還是有一絲的希望,這里擴展說明了一點,這里看下。
回到火星的“大地之樹”之下,的確這一次用衛星數據證實,其可能并不是來自流動的水形成。
但這并不意味什么,就算是過去,人類也還未拿準,你說水形成,那也完全是無法理解的,而這一次證實了它的不一樣,反而是更加明朗了。
不少人可能看到我這樣說,還會進行對比,肯定很多人看過地球——我國鄱陽湖出現少雨的情況,也有這樣的“大地之樹”出現,恰好就是水流變化形成。
而這一次雖然在火星上,但也是可以理論對比的,怎么就錯誤了?這樣想很正常,但這一次證實結果,還是不容易的。
那火星“大地之樹”到底如何形成的?
為了弄清楚這一結果,來自《自然》雜志指出,其美國布朗大學科學家團隊,通過分析了整個星球表面超過500,000個單獨的特征,并且繪制了第一張火星斜坡條紋的全球地圖。
然后又收集了分析超過86,000張高分辨率衛星圖像的大量數據,最終證實了,大家說火星“大地之樹”是水流形成的錯誤說法。
他們在分析的過程之中發現,這些長長的黑色標記沿著火星的山坡蜿蜒而下,有時在火星表面延伸數十米。
科學家們已經觀察到其中一些標記存在數十年,而另一些被稱為“再發性斜坡線”的標記似乎在一個季節內消失。
盡管如此,它們都與星球的塵土飛揚的紅色表面形成鮮明對比,但依然可以在大量的數據之中找到答案。
就算是多年來,這些條紋被認為是液態水可能仍然存在于火星上的最有力證據之一,表明在這顆荒蕪的星球上有一個罕見的適合居住的區域,其主要理論推測,甚至認為在火星下面還有所謂的水源存在可能性。
但是新的證據表明,可能有其他因素在驅動這一現象的發生,那就是火星發現的“大地之樹”,可能并不是水流帶來的變化,是什么?那就是來自風和撞擊引發的現象。
說白了,就像是我們地球上的巖石風化現象,然后在倒塌之后,形成的這樣情況。
所以,這些對未來人類研究火星來說,也是具有一定幫助的,這些特點至少對選擇火星——建立火星城市,也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
只不過話說回來,研究火星,其實大家更多的是多研究研究地球,就算是未來人類可以前往火星,那這地球如此下去,還能支撐到火星移民嗎?
地球的變化比火星更快
如今的地球變化的確比火星還快一樣,至少大家是深有體會的,不說其他什么,就說上面提到的這個氣候狀態,這真的是令人驚訝。
這春夏秋冬完全是沒有什么的改變過程了一樣,動不動就是最熱,最冷的兩個極端發展,還有的春季,秋季都沒有那么明顯了。
所以,地球的變化在氣候這一塊,完全是不敢想象的,今年5月,全國不少的確都出現了超過35度,甚至40度的高溫,雖然在季節性轉變過程之中,的確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但這極端性的發展創造同期歷史,那肯定又是另外一種說法了。
所以,站在人類未來火星移民的角度來講,其實對于地球的維護才是應該加速的,不然未來可能還未完全實現火星移民,地球就沒有辦法生存了。
直接是被極端性的烘烤,冷凍模式,估計連火星移民的機會都沒得,這樣的極端化發展之下,如何移居,將其變成“第二地球”的可能性只會更低。所以,只有先保護好地球了,才有“第二地球”的希望,不然這種希望都可能完全被磨滅了,這就是基本情況。
那這也說明了,火星可以作為人類科學發展的一個方向,但也要從實際性出發才是最具有價值的。
不然最終人類可能還未走到火星的時候,地球就已經變得完全不敢想象了,如今的地球已經走向了各大氣候發展的臨界點,未來一旦臨界點全面突破,人類還想進行氣候的改變,那真的就是已完全不可能了。
所以,對于如今唯一適合人類居住的天體,先保護好了,再說其他的吧,至少對于我個人來說,堅持這種想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