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9時30分,成都市氣象臺發布了今年首個高溫橙色預警信號。這一天,成都市主城區和部分區縣最高氣溫升至35℃以上,東部新區的大部分鎮(街道)最高氣溫升至38℃以上。這一天,網友戲稱,“520,成都給你37℃的愛”。
高溫天都來了,成都正式入夏了嗎?按照氣象學標準判斷,成都已于5月13日正式進入夏天,較常年的5月26日偏早13天。巧合的是,與2023年、2024年入夏時間為同一天。
近年來,夏季高溫日數長、高溫破紀錄總是讓人印象深刻。現在夏季真的越來越長了嗎?氣溫越來越高了嗎?成都市氣象臺提供的一組數據,可以從中看到變化的軌跡。
夏季變長了嗎?
成都常年夏季時長109天,去年達到139天
成都常年夏季時長是109天,是四季里最長的季節。但近10年,多數年份夏季時長已超出常年。以溫江國家氣候觀象臺為例,根據成都有氣象記錄以來數據,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90年代,2000—2010年,成都夏季時長已經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雖然2011—2020年,夏季平均時長少于常年,但在2021—2024年又快速增多。
通常情況下,日平均氣溫基本穩定在22℃以上,就可稱為入夏。從近10年的夏季時長來看,只有2016年(98天)、2019年(105天)、2022年(95天)夏季時長少于常年,其余7年夏季時長均多于常年,且最長夏季已經達到了139天(2024年),比常年夏季時長多30天。
夏天更熱了嗎?
近10年夏季超半數氣溫高于常年,35℃及以上高溫日數2022年達到27天
以溫江國家氣候觀象臺為例,成都夏季常年平均氣溫為24.7℃,平均高溫為29.4℃。從近10年夏季氣溫來看,有6年夏季平均氣溫高于常年,有7年夏季平均高溫都高于常年,肉眼可見氣溫是越來越高了。
從高溫日數(35℃及以上)來看,2015僅有2天。自2022年起,成都高溫日數已經來到兩位數,其中2022年達到27天,2023年11天,2024年21天。
高溫天來得越來越早了嗎?
35℃+高溫天氣,近5年有逐年偏早趨勢
氣溫升到30℃,往往會讓大家有“一秒入夏”的感覺,但這并不意味著夏天的到來。以溫江國家氣候觀象臺為例,成都近10年首次出現30℃+的天氣基本都在4月,正值成都的春天。35℃+意味著高溫天氣的來臨,從近10年來看,首次出現35℃往往在5、6、7月。
從近5年的觀察來看,首個高溫天存在提前的趨勢。2021年,首個高溫天出現在7月29日;2022年,出現在6月28日;2023年,出現在5月30日;2024年,出現在5月24日;2025年,出現在5月20日。
四川多地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
據中央氣象臺的觀測數據,5月20日,四川14個國家氣象觀測站的最高氣溫打破當地5月最高紀錄。當日,廣元、綿陽、德陽、成都、眉山、樂山6市部分地方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
記者從四川省氣象臺獲悉,20日,盆地晴轉多云,最高氣溫在34℃—37℃。20日是四川盆地大范圍高溫的開始,21日則將是本輪高溫的巔峰,局地日最高氣溫可達38℃—40℃。
高溫何時結束?根據最新氣象預報,21—22日我省自西向東有一次明顯的雷雨天氣過程。其中,川西高原北部東部、攀西地區東北部有中雨,局部大雨;21日夜間開始,盆地東部、南部和西南部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雷雨時伴有短時強降水、陣性大風等強對流天氣,這也有利于緩和四川東北部的旱情。
水利部對四川啟動干旱防御Ⅳ級應急響應
各地多舉措應對旱情
本報訊(易延端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邵明亮)5月19日,水利部召開會商會,分析研判汛旱情形勢,并針對湖北、四川兩省啟動干旱防御Ⅳ級應急響應。
當前,四川盆地北部氣象干旱仍在持續。根據氣象干旱監測標準,今年以來全省先后有67個縣站出現春旱,主要影響盆地北部和攀西地區南部,其中輕旱21站,中旱12站,重旱14站,特旱20站。入汛(5月)以來,廣元、巴中、南充、達州等地部分區域平均氣溫偏高2.0—3.2℃,盆地北部氣象干旱目前仍在持續。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顯示,去年3月22日,水利部曾針對云南、四川兩省啟動干旱防御Ⅳ級應急響應。而水利部此次啟動干旱防御Ⅳ級應急響應,表示當前四川夏旱形勢嚴峻。為此,四川各地積極行動應對當前旱情,通過制定完善抗旱保供水預案,科學精細實施江河湖泊應急水量調度和水庫及引、調、提等水工程抗旱調度。
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受春旱及夏伏旱影響,四川盆地東北部、中部、南部及攀西地區局部區域蓄水不足,去冬今春抗旱保供水壓力持續偏大。當前,我省正值春灌用水期,農業用水需求較大。
巴中市通江縣連日來持續高溫少雨,當地啟動抗旱應急預案,成立5支抗旱服務隊深入田間一線開展抗旱指導服務。目前,該縣179座機電提灌站、1100余臺移動抽水泵已全部啟用,確保將水送到田間。
位于川東北的升鐘灌區,今年春灌供水已經啟動,預計向灌區供水近1億立方米。升鐘灌區覆蓋南充、廣元、廣安、遂寧4市10縣(市、區),總灌溉面積204.74萬畝。據四川省升鐘水利工程運管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升鐘灌區通過精細化調水和節水措施,保障灌區農業生產生活用水安全。
當前我省已進入汛期,據氣象部門預測,初夏(5—6月),氣象干旱階段性變化明顯;盛夏(7—8月),全省大部降水量偏少,其中資陽、遂寧、內江、自貢、宜賓、瀘州、涼山、攀枝花有中到重度伏旱發生。
5月19日召開的全省防汛抗旱、地災防治、河湖長制推進工作視頻會議強調,樹牢底線思維、強化極限思維,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針對發生旱情概率較大的區域,省水利廳要求各地統籌防洪、灌溉、蓄水、發電、生態等多方面工作,“一庫一策”制定蓄水保供方案,堅決守住飲水安全、糧食安全底線。(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