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中改變國共命運的關鍵戰役,是1948年六七月的豫東戰役。這一場戰役雖不如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廣為人知,甚至被歷史學者普遍忽視,但是,這是解放戰爭從戰略相持轉向戰略決戰的“破局之戰”,這一戰直接扭轉了中原戰局,為后續勝利奠定基礎。
豫東戰役為何是解放戰爭的轉折點?
一、打破僵局,首次大規模殲敵
此前國共在中原戰場長期拉鋸,雙方均以消耗戰為主。豫東戰役中,華東野戰軍以20萬兵力圍殲國民黨區壽年兵團、黃百韜兵團,殲敵9萬余人,攻克河南省會開封(首次占領國統區省會),并擊潰多路援軍。這一仗是解放軍首次在中原非解放區實現大規模殲滅戰,攻下省會城市,并徹底打破與敵軍相持的僵局。
二、打怕了國民黨,扭轉了士氣
豫東戰役后,國民黨軍中原機動兵力大幅減少,國民黨軍上下再不敢單獨派兵團出戰。蔣介石承認此戰“共軍表現特異”,甚至因戰敗撤換多名將領。解放軍士氣則空前高漲,為后續展開的濟南戰役、淮海戰役奠定了基礎。
三、引起了戰略上的連鎖反應
豫東戰役牽動國民黨中原主力,間接促成山東兵團攻克兗州、蘇北兵團解放淮海多地。毛澤東評價此役后解放軍“越打越輕松”,這一戰標志著解放軍從被動防御轉向主動決戰,為三大戰役創造條件。
四、后續影響:三大戰役定乾坤
豫東戰役后,解放軍接連發動遼沈戰役(殲敵47萬,東北全境解放)、淮海戰役(殲敵55萬,長江以北解放)、平津戰役(殲敵52萬,華北解放),最終以摧枯拉朽之勢推翻蔣介石的統治。但是,作為三大戰役的前奏,豫東戰役則是“破局點”,直接改變了國共力量對比和戰爭節奏,成為了解放戰爭從持久戰轉向速勝戰的關鍵。
因此,簡言之,豫東戰役是解放戰爭的“分水嶺”,此役之后,國民黨再無還手之力,而解放軍則開啟了“橫掃千軍”、“攻城略地”的勝利模式。那么豫東戰役是誰指揮的,又是如何發動的呢?陳冠任暢銷書《戰將:中國人民解放軍傳奇將領紀實》為您揭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