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隨著大軍的推進,解放戰爭也已經進入尾聲。就在新中國成立前的一個月,陳賡和鄧華帶領部隊進駐贛州,與葉帥等人順利會師。
會師之后,葉帥立刻主持召開會議,商討如何解放廣東,研究進軍廣州的具體部署。最后,葉帥讓陳賡寫一個總結報告。
這個報告是要上交軍委的,所以陳賡寫完報告之后,要先交給葉帥審批。葉帥看了這份報告之后皺了皺眉,隨即將陳賡的名字寫到了自己前面。
沒想到陳賡拿上了這份報告之后,著急忙慌地找到葉帥,讓葉帥將名字的順序改回來……
向南進軍
1949年4月23日,我軍解放南京之后,國民政府就搬到了廣州。世事無常,廣州作為革命的發源地,作為國民政府最先定都的地方,見證了國民政府最輝煌的時期。
孫中山去世之后,廣州國民政府一分為二,分成了武漢和南京兩大派系,分別由汪精衛和老蔣執政。
世事流轉,曾經力主抗日的汪精衛懾于日軍的行動,最終選擇了成為日本人的傀儡;而主張不抵抗的老蔣,卻和我軍聯手對抗日軍。
最終汪精衛病死,老蔣在抗戰結束后發起內戰。廣州雖然只是一座城市,但它卻見證了國民黨的興衰。
國民黨在孫中山手中崛起于廣州,也在老蔣手中衰敗在廣州。雖然當時余漢謀號稱有幾十萬大軍要誓死守衛廣州,但余漢謀自己也知道,廣州是守不住的。
從他們丟了南京之后,國民黨的失敗就是注定了的。即便他們如今頑強抵抗,也抵抗不了大勢所趨。
不過雖然國民黨所有人對當前的情況心知肚明,但他們還是擺出了一副要死戰到底的架勢。尤其是在我軍解放南京之前,國民黨搞得我軍以為南京有多難打。
結果我軍一過長江,國民黨一窩蜂就跑了,生怕跑慢了被我軍抓住當了俘虜。
他們以為跑到廣州就可以安穩無憂,殊不知我軍絕對不會給自己留下隱患。隨著渡江戰役的成功和南京順利解放,四大野戰軍陸續向全國各地進軍。
四野派出了15兵團,配合二野的第四兵團和兩廣縱隊一起挺進廣東。15兵團司令員鄧華,四野的一員虎將。
接到挺進廣東的命令之后,15兵團整體士氣高昂,精神非常振奮。因為在此之前,15兵團只參加了天津戰役,之后一直沒有仗打。
本來他們想要追白崇禧,只可惜沒有友軍動作快,一仗都撈不上。現在上級讓他們向廣東進軍,這些羨慕其他部隊的戰士們,高興得差點找不著北。
周密籌劃,充分準備
廣東省位于我國大陸最南部,被稱為我國的南大門,這里是民主思想最早發源的地方,也是我國最繁華的城市之一。
當初列強打開我國國門,就是從廣州開始的。后來國民黨成立,兩黨合作等一系列的事情,也是在廣州發生的。
這是一個充滿了歷史的地方,解放廣州之后,就是切斷了國民黨的南逃之路。因此廣東戰役非常重要,為了那成目的,中央軍委制定了大迂回、大包圍的作戰方針。
此次作戰最重要的敵人,也是我軍主要想消滅的對象,分別是白崇禧集團和余漢謀集團。
當時這兩個集團,是國民黨兵力最多、保存最完整的部隊了。
余漢謀集團在廣東,白崇禧集團在西南。如何一次性消滅兩個集團,是我軍需要考慮的事情。白崇禧集團雖然人數不多,但戰斗力非常強悍。
余漢謀集團人不少,裝備也很好,但戰斗力并不強。
最終,軍委決定讓四野分三路南下,合圍白崇禧和余漢謀。其中東路軍由二野第四兵團和四野15兵團組成,主要任務是在華南游擊隊的配合下,分三路合圍廣州。
為了應對我軍,老蔣多次召開會議。他要求余漢謀“鞏固粵北,以保廣州”,同時還要保障兩廣防線,配合白崇禧。
但余漢謀很清楚,憑他這點人是保不住廣州的。別說廣州了,他現在手底下的這些人都是殘兵敗將,聽見解放軍來了跑的比誰都快。
這樣的部隊,根本沒什么戰斗力,也就只能拉上戰場湊湊人數了。但戰爭不是誰人多誰就能贏的,而且他們人數也不占優勢。
這就導致他們什么優勢都沒有,守住廣州猶如天方夜譚。恐怕只有老蔣,才會想著他們真的能守住廣州吧,其他人想的都是怎么跑。
老蔣三次飛到廣州給余漢謀打氣,余漢謀卻在計劃著廣州保不住后,自己應該怎么逃跑,甚至還專門模擬過。
戰前會議
1949年9月,陳賡率先帶領部隊到達廣州,鄧華緊隨其后。等兩人都到了之后,就開始和葉帥商量,究竟用什么樣的戰術解放廣州。
當時解放廣州,其實我軍還有一個顧慮,就是害怕余漢謀會和白崇禧會合逃跑。我軍繞這么大個圈子,就是為了防止他們會合逃跑。
于是在9月7日的時候,在陳賡的協助下,葉帥召開了作戰會議。在這次會議上,主要研究了進軍廣州的具體部署。
在會上,確定了此次作戰由第四兵團和15兵團協同作戰。大軍兵分三路,第四兵團和15兵團為右路和左路軍,兩廣縱隊等其他縱隊為南路軍,分成三路入粵。
右路軍進擊曲江,左路軍直指翁源,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打開粵北門戶,方便我軍進一步行動。同時,大軍還切斷了白崇禧南逃的退路,進一步方便我軍將白崇禧集團殲滅在西南地區。
在這次會議上制定好了戰斗部署之后,葉帥就讓陳賡負責起草給中央軍委的報告。
因為到時候解放廣州,陳賡是總指揮,所以他負責起草報告也合情合理。陳賡聽了也沒推辭,直接接下了這個任務,將作戰布置詳細寫了出來。
寫完報告之后,他將報告交給葉帥看。葉帥看了看之后,對陳賡寫的這份報告基本沒有意見,但他卻將署名的“葉陳”改成了“陳葉”。
改完之后,他將報告還給陳賡,告訴陳賡可以直接電報軍委了。陳賡看到署名被改,自己的名字被放到了前面很著急,馬上找到了葉帥。
他著急地說:“我的名字怎么能在您前面呢?”他堅持要將名字換回來,將自己的名字放到葉帥后面。
但葉帥卻直接回絕了他,葉帥告訴他,這是作戰問題,不是別的問題。他作為這次作戰的指揮官,又負責起草作戰計劃,名字放在最前面沒有任何問題。
他雖然是毛主席選出來主政廣東的人,但這次作戰他不參與指揮,所以名字就應該放在陳賡后面。
見陳賡還想說什么,葉帥直接說:“如果你繼續推辭,那干脆就只屬你一個人的名字,我的名字就不要寫在上面了。”
見葉帥已經下定決心,陳賡這才放棄了勸說,將報告上報中央軍委。
參考資料
【百年瞬間】廣東戰役開始,掌上綏濱,2024.12.24
廣東戰役,中國軍網-中國國防報,2025-01-1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