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時,俄羅斯曾向美國售賣過一份機密情報,其中有大量關于朝鮮戰爭的細枝末節,尤其是開戰之前,中蘇之間敏感又脆弱的外交關系。蘇聯到底為這場戰爭提供多少幫助,朝鮮和中國在其中又扮演什么角色?
一、 兩國相爭的產物
二戰結束之后,美國和蘇聯各自拉攏一批國家相互對立。新中國成立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愿承認中國政權的正統性。西方國家始終認為當時中國只是蘇聯的附庸,因此美國在解放戰爭期間用過不少小手段,公然向蔣介石提供大量先進武器。這種侵犯中國主權的做法,自然不會得到中國領導人的認同。
美國沒有想到自己辛苦扶持的蔣介石政權沒有獲得最后的勝利,反而逃向臺灣。美國此時并不認可中國的軍事力量,認為中國只是得到蘇聯的援助,因此才能取得勝利。一切成為定局后,美蘇兩國將目光轉向朝鮮半島,開始在這片土地培植勢力。因為當時亞洲并沒有一個軍事強國,能夠和美蘇兩國分庭抗爭,所以美蘇都想吃下亞洲這塊肥肉。
日本已經歸順西方國家的陣營,中國剛剛成功建立屬于自己的政權,只有朝鮮半島暗流涌動,隨時有可能爆發武裝沖突。日本投降之前,美國曾要求以北緯38度為分界線,美蘇各自占領部分土地。這項決議無疑為后來朝鮮分裂埋下禍根。恰好朝鮮半島此時正在爆發民族運動,美蘇勢力范圍內的朝鮮民眾正要求成立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
蘇聯選擇鎮壓勢力范圍內的學生運動,美國不甘示弱,決定在南韓扶植一個傀儡政府。大勢已經形成,北朝和南韓正在相互對峙,隨時有可能爆發沖突。朝鮮領導人明白,僅靠自己無法抵抗來自美國的壓力,想要統一朝鮮半島無疑困難重重。于是,朝鮮領導人奔赴蘇聯,希望能夠獲得來自蘇聯的援助。
斯大林深思熟慮后,決定對朝鮮提供物資和軍械,但絕不能出兵援助朝鮮。因為蘇聯一旦下場,戰爭性質就會從北朝統一半島轉變為蘇聯謀取南韓。朝鮮戰爭很有可能引發蝴蝶效應,導致美蘇兩大陣營全面開戰。急于恢復自身實力的蘇聯,自然不愿和美國硬碰硬,于是慫恿朝鮮領導人去探探中國的口風。
二、 蘇聯意圖拉中國下水
斯大林在二戰結束后為了自身利益,決定繼承沙俄的遺志,謀取位于亞洲的優良不凍港。而距離蘇聯最近的,無疑是中國的港口,因此蘇聯始終想保住自己在東北的利益。當時蘇聯和中國簽訂協議的主體都是國民政府,蘇聯其實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于是在一種極不情愿的心態下,向偉人提供援助,本來蘇聯只是想表示自己已經盡力,卻沒想到國民政府不堪一擊。
朝鮮戰爭爆發之前,斯大林慫恿朝鮮領導人去中國請求援助的做法,無疑是想拉中國下水。斯大林僅同意支援一些輕型武器,而這顯然不能顯著加強朝鮮軍隊的戰力。朝鮮領導人很快向偉人寄出一封親筆信,信中說明朝鮮目前面臨的緊張局勢,并且著重強調南朝和北韓絕對無法并存的現狀。
有人認為北朝和南韓之戰無法避免。即使美國不參戰,也會指使日本向南朝提供軍事援助。偉人表明如果情況緊急,中國可能會派兵與北朝軍隊共同作戰,不過這必須要等到解放戰爭結束。在此之前,北朝最好不要輕易向南韓發兵。不過在1949年9月,蘇聯已經向北朝運輸大量武器裝備,這其中就包括一些重型武器。
此時毫無警惕之心的南韓軍隊仍然在38線附近挑釁。南韓政府認為北朝軍隊無法在短期內提升戰力。手握重兵的北朝領導人信心滿滿,他向斯大林表示,如果南韓政府向北進軍,北朝軍隊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反擊,有望在兩個星期內占領朝鮮半島全境。不過,朝鮮領導人仍然在1950年5月13日訪問中國,希望讓中國出兵援助。
此時中國剛剛結束國內戰爭,不愿妄動刀兵。偉人提醒朝鮮領導人,雖然應該堅持祖國統一的目標,但北朝不必在近期采取軍事行動。目前國際局勢較為緊張,有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朝鮮領導人害怕美國會參戰,偉人表示,西方國家如果派兵干預戰爭,中國就會在邊境部署3個軍的兵力。如果西方國家越過38線,中國就一定會打過去。
三、 朝鮮戰爭蘇聯到底干了什么?
1950年6月25日,北朝方面宣稱南韓軍隊已經越過38線,自己即將進行反擊。很快戰意盎然的北朝軍隊,成功占領全島90%的土地。美國見情況失去控制,立刻開始組織聯合軍隊,希望阻止北朝軍隊的攻勢。仁川登陸戰后,北朝軍隊被一分為二,聯合軍隊抓住機會,成功將北朝軍隊趕到38線以北。美國此時不愿罷休,不僅越過38線,還向中國邊境投下炸彈。
中國履行自己的承諾,決定出兵幫助北朝捍衛主權。因為中國明白如果西方國家成功占領朝鮮半島全境,中國邊境將遭受永無止境的騷擾。新生政權無法得到休養生息的時機。中國明白蘇聯絕不會像自己一樣出兵援助朝鮮,因為蘇聯不愿和美國硬碰硬。不過中國還是派出代表團訪問蘇聯,希望能夠得到蘇聯承諾過的空軍支援。
狡猾的斯大林卻并未明說,蘇聯空軍是保衛志愿軍還是中國邊境。1951年5月25日,徐向前帶領一支代表團訪問蘇聯,準備向蘇聯購買能夠裝備60個師的武器,經過4個月的時間后,中蘇雙方終于達成協議,蘇聯將在三年內為中國提供60個師的裝備。不過蘇聯提供的都是自己淘汰下來的裝備,蘇聯絕不會賣出自己最新研發的武器。
當時中國的軍事科技的確無法和美蘇等強國相比。誰也無法想到,缺乏補給、武器落后的中國,居然擊碎美國的不敗神話。此戰讓其他國家都開始重視中國的實力。俄羅斯在1992年賣給美國的情報中,就包含開戰前中蘇的外交博弈。這份情報也讓美國明白,即使中國的軍事實力并不強大,也能依靠保家衛國的決心,消滅任何一個來犯之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