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軍被蘇聯紅軍被押往了寒冷的西伯利亞。后來,活下來的日軍戰俘哭著回憶道:“蘇聯女軍醫會給我們體檢,體檢結果好的話就要被選去干最苦最累的活……”
但是蘇聯人說:“日本戰俘是最乖的,他們從來不逃跑,非常順從......”
日本人很喜歡宣揚他們的武士道精神,什么動不動就剖腹自盡的,現實中他們真這么有骨氣嗎?
據當時的蘇聯知情者揭秘,相比于德國戰俘,日本戰俘雖然矮小,可很聽話。
在這些日本戰俘被分配勞動營之前,會進行一項特殊的體檢,那便是“摸屁股”,其實這并不是在占他們便宜,而是檢查他們的身體狀況。
西伯利亞的寒風可以制服一切嘴硬的人,弱小的日本戰俘能否在這樣的寒冷中生存是很重要的,如果在半路上,或者勞動過程中大量凍死,這顯然也不是蘇聯人想看到的。
于是,他們采取了簡單的方法,屁股上肉厚當然就是身體強壯一點的,有脂肪保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御寒。
所以,被判定通過的日軍目的地便是西伯利亞,那里的活,對日本戰俘來說可能是最難的,畢竟在那里,生存都成了一件艱難的事情。
有些人甚至還沒有見識過西伯利亞的寒風,就已經凍死了,或者到達的人,也沒什么值得高興的,等他們來到了這被風吹得“簌簌”作響的房間時,他們就知道,最難熬的日子來了。
上工第一天,蘇聯人看著從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日本小身板們,都覺得有些好笑,可以說,他們即使跟這群日本戰俘相處很久,也依舊分不清人,蘇聯人眼中的日本戰俘共用一張臉和一個身體。
日本戰俘可能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所以,他們干活很認真,即使他們天生沒有德國戰俘那樣的魁梧的身材,但是他們的“態度”很恭順。
即便如此,蘇聯人也并不會忘記他們曾經做過的事情,犯下的罪孽,于是,毫不客氣的將一些繁重的勞動派給他們。
那個時候,他們經常去開采泥炭,這工作不好干,泥炭場的地面被凍得硬邦邦的,這些矮小的日本戰俘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揮舞著鋤頭等工具,但作用卻微乎其微。
這滑稽的樣子也收獲了德國戰俘的嘲笑:“低等人干這樣的活還真是得心應手,他們天生就應該是這樣的。”
日本戰俘氣不過,想要和他們開戰,他們可能以為自己會像武士一樣勇猛,最終卻討不到什么好處。
在那里,他們除了勞動,還要接受歧視,除此之外,他們的食物也不好,硬邦邦的面包,硌得他們牙疼。
所以經常有人在勞動之后,去挖草根或者抓青蛙,這些都是他們眼中難得的美食。
可他們還是對這酷寒毫無招架之力,等到了冬天,日本戰俘總有一批會失去生命,而且,他們往往是因為先得了感冒,最終病情越拖越重,不治而亡。
即使這樣,日本戰俘都沒有生出暴動的心思,因為他們聽話,竟然在蘇聯人那里也獲得了些許的態度轉變。
美國給他們原子彈“大禮包”之后,消息也傳到了日本戰俘這里,他們痛哭流涕,認為自己國家太悲慘了,殊不知,他們曾經在我國的惡行,同樣是喪心病狂。
這件事之后,日本戰俘的心理發生了奇妙的轉換,有一部分人竟然開始對蘇聯人產生好感。
他們認為美國人是可恨的,這直接影響了一部分人在之后可以回國時,做出的選擇。
日本投降后,戰俘可以回國,但很多日本戰俘竟然不愿意離開,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們想要繼續在蘇聯生活。
事后,這些曾經的日本戰俘再提及此事,無一不是涕淚橫流,心驚膽戰。
參考資料:
《日軍戰俘在前蘇聯勞動揭秘:干活賣力從不逃跑》中國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