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5月,今又“小滿”!今天,咱們來說說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滿”,“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通常在每年的5月20日至22日之間到來。
“小滿”,可不是說麥穗們都已經飽滿到“滿”了哦,而是說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沒完全成熟,只是“小滿”的狀態。
“小滿”有三候:一候苦菜秀(野菜繁茂,古人挖來充饑),二候靡草死(喜陰的野草被陽光曬蔫),三候麥秋至(麥子迎來“秋天般的成熟”)。
明明是夏天,卻硬說“麥秋”,古人這種浪漫的“矛盾修辭法”,倒像極了現代人調侃的“奶茶五分糖”——甜得剛剛好,留點余地更逍遙。
“小滿”的獨特之處,在于“將滿未滿”的狀態。老祖宗給節氣命名時,其他節氣多有“大”“小”配對(如小暑大暑),唯獨“小滿”之后沒有“大滿”。
唐代藥王孫思邈早就參透玄機:“凡欲治療,先以食療,既食療不愈,后乃用藥。”說的是,治人治病,都講究循序漸進。
如果說孫思邈還算委婉的話,那《周易》中的“謙卦”就更加直白了,文中說“天道虧盈而益謙”,這就是經典的“滿招損,謙受益”。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保持一種“小滿”的狀態,往往能讓我們過得更加快樂、自在。“小滿”是一種適度的滿足,是一種知足常樂的心境。
北宋文豪蘇東坡被貶黃州時,窮得只能吃野菜,卻寫下了“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清代畫家鄭板橋在破茅屋里畫竹,偏要題一句“難得糊涂”。
他們看似“不圓滿”的人生,卻因懂得留白,反而活出了詩意。
敦煌壁畫上的飛天飄帶永遠畫到一半,因為古人相信“神韻在飛白處”;蘇州園林的漏窗故意做成不規則形狀,透過它看竹影,恍惚間分不清是畫是景。
這和“小滿”的智慧如出一轍——允許麥穗低頭,允許人生留缺口,才能讓清風明月住進來。
看看普通上班族,有一位同事,她工作十幾年,職位雖不是特別高,但她把本職工作做得有條不紊,還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各種新技能,豐富自己的生活。
她不追求一夜暴富,也不渴望一步登天,只想著在現有基礎上穩步提升,家庭和睦,工作順心,這就是她所追求的“小滿”人生。
相反,有些人總是追求所謂的“大滿”,渴望擁有無限財富、極高地位、完美生活。可這樣的人往往焦慮不安,因為人性的欲望是無止境的。
就像那些在商海中不斷擴張版圖的企業家,公司越做越大,可一旦市場有變,或者出現資金鏈斷裂等問題,原本的“大滿”轉眼變成噩夢,身心俱疲。
所以呀,“小滿”是一種恰到好處的平衡,是在物質和精神層面都達到一種相對舒適的狀態。它提醒我們別過于貪婪,要學會在適當的時候停下腳步,感受美好。
保持“小滿”的心態,才能讓生活常常充滿快樂,享受這平凡而真實的人生。
這就是“小滿”,一個充滿自然智慧和人生啟示的節氣。希望我們都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把握好這個“小滿”的度,收獲屬于自己的幸福與滿足。
畢竟老祖宗早說了:“小滿者,滿而不損,滿而不盈,滿而不溢也。”人生若到“小滿”,花看半開,酒飲微醺,才是尋常日子里最踏實的浪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