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愛之侶愛之橋相親聯盟余帆寄語:牽手愛之侶,你我永不忘(靈魂選擇知己的伴侶 The soul selects her own society)
經典永不過時,佳作欣賞再讀(5)
《陳風東門之楊》
—— 郭沫若
她叫我等她,在這東門外的白楊樹下,
白楊的樹葉兒在晚風中颯颯蕭蕭。
她說是黃昏時候一定要來,
啊,滿天的星斗都已出齊了!
她叫我等她,在這東門外的白楊樹下,
白楊的樹葉兒黑壓壓地凝成一團。
她說是黃昏時候一定要來,
啊,滿天的星斗都在眨著眼了!
—— 寫于1923年8月
(1937年拍攝,右起周恩來,郭沫若,陽翰笙)
《仰望》
—— 郭沫若
污濁的上海市頭,
干凈的存在,
只有那青青的天海。
污濁了的我的靈魂,
你看那天海中的銀濤,
流逝得那么愉快。
一只白色的海鷗飛來了,
污濁了的我的靈魂,
你乘著它的翅兒飛去吧!
—— 寫于1922年11月
《戰聲》
—— 郭沫若
戰聲緊張時大家都覺得快心,
戰聲弛緩時大家都覺得消沉。
戰聲的一弛一張關于民族的命運,
我們到底是要作奴隸,還是依然主人?
站起來啊,沒再存萬分之一的僥幸,
委曲求全的茍活快不是真正的生。
追求和平,本來是我們民族的天性,
然而和平的母體呢,朋友,卻是戰聲。
—— 寫于1937年8月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系現代中國杰出的文學家、劇作家、詩人、翻譯家、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學者、社會活動家。一生命運生離死別,起伏跌宕。郭沫若青中年時期的詩歌創作,神采飛揚,大氣磅礴,無可爭辯的是漢語言文學的珠璣瑰寶,充滿了勇敢叛逆的浪漫主義精神,至今依然是頂峰之作。近年來,雖有一些人士于郭沫若多有嘲諷不敬之詞,也主要是著眼于他晚年的失誤,但正如《克雷洛夫寓言》里所說:“鷹有時比雞飛得還低,但雞永遠不能飛得像鷹那樣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