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梁現瑞 每經編輯:陳鵬程
前段時間去成都東安湖體育館聽演唱會,因為車太多,車位不足,還沒到體育館,就被交警指揮分流到更東邊的一個停車場。
那里距離體育館還有三四公里路,步行過去至少得半個小時,而眼看演出馬上就要開始了,怎么辦呢?
一籌莫展時,一輛火三輪轟鳴著沖到我們面前:“體育館體育館!20塊錢一趟,走不走?”
傻子才不走呢,一家人擠進三輪車,十分鐘不到就把我們順利送到。
路上,我在和師傅的聊天中得知,他就是龍泉驛區的農民,平時打零工,前幾年開滴滴,勉強維持家用。
成都大運會后,主場館內的演唱會逐漸多起來,幾乎每周都有,但由于體育公園距離最近的地鐵站有近4公里,很多觀眾都是開車或者打車過來,下車點距離場館同樣有幾公里。
觀眾的痛點正好被這位師傅看到,他就買來一輛三輪車,干起了擺渡這門生意。一場演唱會下來,僅他一個人就可以接二三十單生意,掙五六百元,比開滴滴強多了!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車身上寫的廣告語“路太偏、趕時間”。據他說,完全是自己想出來的。
在他看來,雖然現在交通方式已經非常多元了,僅城市內就有地鐵、公交、私家車、共享車等等,但火三輪還是有自己的空間,那就是有些很偏遠的地方,沒有地鐵公交,而市區內盡管什么交通工具都有,但又經常堵車。火三輪恰好不僅沒有這些煩惱,而且兼具了快和有的優勢,填補了市場空白。
在很多人眼里,火三輪是非常落后的交通工具,而且上路還是違法的,但在現實中,他們卻沒有完全被市場淘汰,值得我們反思。
“天生我材必有用”?;鹑喨绱?,企業更是如此。當前各行各業內卷嚴重,同質化競爭異常慘烈,什么行業賺錢大家一擁而上,相互踩踏,最終利潤攤薄,賺不到錢。
與其這樣,不如向火三輪學習,明確自己的優勢,聚焦市場的痛點,兩者完美結合,不愁沒有自己一碗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