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在秦國變法成功,不是一般的成功,而是非常成功!正是商鞅變法的成功,讓處于西部的秦國,慢慢從弱小的諸侯國成為秦始皇能一統天下的強國。
這強國的基礎,要完全歸功于商鞅。這位戰國時期攪動風云的變法家,用二十年時間讓秦國從邊陲弱國逆襲成虎狼之師,可他本人卻落得五馬分尸的慘烈下場。
這場充滿戲劇性的命運反轉,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歷史大片,背后藏著復雜的利益博弈與人性掙扎。
商鞅初入秦國時,就像帶著一套"強國秘籍"的神秘客。他在秦孝公面前大談"霸道之術",成功點燃了這位年輕君主的野心。接下來,他雷厲風行地推行變法:廢除貴族世襲特權,推行軍功爵制,讓平民百姓也能靠砍敵人腦袋改變命運;強制分家,按戶征稅,把秦國變成了一個高效運轉的戰爭機器。這些政策就像往平靜湖面投入巨石,瞬間激起千層浪。
商鞅的這些變法之策,卻也讓百姓在溫飽間徘徊,家中無余糧,家中無資產,迫使百姓不停勞作。他的變法堵死了百姓掙錢的渠道。
連坐制度:10戶為一個單元,鄰居之間相互監督,一人犯罪鄰居未舉報,10戶連坐獲罪。這項變法政策把百姓牢牢按死在土地上。
老秦人不打仗時,生產工具。與諸國交戰之時,老秦人為了爭奪軍功,都去參軍只有少數狠人封侯,大多數老秦人的青壯年做了炮灰。
變法確實讓秦國強大了,但也把商鞅推到了風口浪尖。
老秦人被變法裹挾著熱血,沖向戰場,沖向土地,不知疲倦,像牛馬一樣的驅使;
秦國舊貴族們同樣恨透了這個"破壞規矩"的外來者。
太子的老師公子虔被割了鼻子,貴族階層更是咬牙切齒。商鞅卻像個固執的改革家,堅持"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硬生生把太子的面子按在地上摩擦。這一系列操作,讓他收獲了無數仇敵。
秦孝公在世時,商鞅就像有了"免死金牌",君臣二人堪稱戰國最佳拍檔。
可當孝公一死,新上位的秦惠文王面臨著棘手局面:貴族們聯名控訴商鞅謀反,朝堂上要求清算的聲音此起彼伏。
對惠文王來說,商鞅變法雖然讓秦國強大,但這個功高震主的權臣也成了他集權路上的絆腳石。
與其冒著得罪貴族的風險保商鞅,不如順水推舟,借他的人頭安撫舊勢力,鞏固自己的統治。
商鞅逃亡時,也遭遇了自己變法帶來的"反噬"。
客棧老板說"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拒絕收留沒有證件的他—這正是他制定的連坐法。走投無路的商鞅,最終被抓回咸陽車裂。
這場悲劇就像一個黑色幽默,他親手打造的法律之網,最后卻把自己牢牢困住。
商鞅雖死,變法未亡。他用生命證明,改革從來不是請客吃飯,每一次進步都要付出代價。
商鞅是一位身懷大才之人,別人都是螻蟻,強大了秦國,卻使得百姓與貴族都沒有獲益。變法一旦沒有了支持者,再好的策略也成為了空談,誤了商鞅的命。損人不利己的事,少干!
本文由冰藍月吟原創,喜歡的點下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