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六年(前174年),賈誼二十七歲,文帝征見,拜為梁懷王太傅。此后,文帝多次向他征求治國方略,賈誼亦多次上疏陳說政事,針對以上社會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班固將賈誼這些疏的要點匯集在一起,記入《漢書·賈誼傳》中,就是后世流傳的《治安策》。也就是說,《治安策》其實是一部合集,而并不僅僅一篇文章。
《治安策》被譽為西漢的第一雄文,為歷朝歷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學者所推崇。各種贊譽不計其數,咱們選魯迅和偉人的評價供大家參考一下: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賈誼與晁錯》:“惟誼尤有文采,而沉實則稍遜,如其《治安策》,《過秦論》......皆為西漢鴻文,沾溉后人,其澤甚遠。”
毛澤東:“《治安策》一文是西漢一代最好的政論,全文切中時理,有一種頗好的氣氛,值得一看。”
那么,大家都說賈誼的《治安策》寫(其實是說,寫是班固記錄下來)得好,可它究竟好在什么地方呢?原文太長,咱們沒有辦法逐字逐句來給大家解析,就順著其主體邏輯來給大家說一說吧。
文章開篇就說:“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這是開門見山、擲地有聲地指出問題,還把問題進行了分類和分級。沒有半句片湯話。
隨即賈誼便毫不避諱地指出,為什么其他大臣都在迎合漢文帝,歌功頌德?因為那都是一幫目光短淺、阿諛奉承的小人,他們只關注自己的榮華富貴,而并非真正關心國家命運。
現在的大漢王朝雖然眼前安寧,但猶如睡于帶有起火點的干柴之上,這要是不早加防范,遲早會把自己燒傷甚至燒死。
皇上您也不要覺得我這是在語出驚人、嘩眾取寵甚至故意唱反調、標新立異,您要兼聽則明。我把意見列出來供您參考,對您總沒有什么壞處嘛!
其實您收到的建議大致分兩種:一種是慫恿您放縱享樂,一種是勸導您勵精圖治。前者肯定是不能聽從的,但我提的是中庸版本的方略,既能保證使陛下所享受的樂趣不受影響,又能促進天下的長治久安,這對您來說是名利雙收的好事。您將來成為千古明君,與你爹劉邦一起名垂青史,不香嗎?
那么,怎么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呢?制定合適的規則,完善大漢王朝的管理體系唄。
隨即,賈誼話鋒一轉,開始直擊要害分析大漢王朝的當務之急了。
第一個就是諸侯國的問題。現在的諸侯國都比較強大,這是強枝弱干的搞法,很危險!諸侯王容易喧賓奪主。人性在欲望面前是不可控的,諸侯王中一定會有人造反的。現在雖然局勢比較穩定,那是因為諸侯王的年齡普遍較小,都是朝廷派過去的太傅、丞相在管事。等到那些諸侯王成人了,年輕人血氣方剛,肯定是要奪權的。到時候他們就會變成劉長、劉興居(兩個造反派)那樣的人,那不就天下大亂了?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你想著跟自家人和和美美,但他們不一定會這么想。現在縱容他們,將來就是害人害己。要吸取秦朝的經驗教訓,別被別人學了你爹方法反過來把你們老劉家弄死了。你爹為什么對韓信、英布、彭越、韓王信、張敖這些人都不放心?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嘛!人心不足蛇吞象嘛!高祖期間,反叛漢朝的事發生了九次。您在看看您跟這些王公關系,既沒有打服過他們,又沒有恩服過他們,他們會服你嗎?你爹的老部下都反他,你覺得他們會不會反你呢?
您要清楚您是怎么坐穩這個皇位的,那是因為您即位的時候,就剩您跟老七劉長了,要是您的所有兄弟都還健在,您覺得您能坐穩皇位嗎?您看看淮南王劉長這些年是啥態度,不就啥都明白了嗎?
而且這些人還都是您的家人,別人還不敢招惹他們。比如馮敬那樣勇敢的人,剛開口揭發諸侯王的不法行為,就被刺殺了。慢慢地就沒有人愿意冒著生命危險去插手你們家的家務事了。
所以,必須抓緊時間削藩,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子孫后代考慮,反正就是不能允許對自己能形成致命傷害的勢力體存在!
庖丁解牛不是因為庖丁的刀子很鋒利,而是因為他善于順著肉的肌理下刀。要是真的遇到了胯骨、大腿骨,該用斧頭去砍還是得用斧頭。仁義恩厚好比是君王的刀刃,權勢、法制好比是君王的砍刀、斧頭,如今的諸侯王好比是胯骨、大腿骨,所以用仁義那套是沒用的,得用權勢和法制。
你爹當年封的異姓王,為什么只有長沙王最后保全下來了呢?因為他勢力最弱,不敢反嘛!忠誠其實取決于各自的實力!假如讓樊噲、酈商、周勃、灌嬰占據幾十個城為王,他們會不會造反還真不好說!假如一直讓韓信、彭越只當個幾千戶的侯爺,他們會不會造反也不好說。
所以,明白了沒有?不能讓你的治下出現韓信、彭越那樣的巨無霸,最后是讓他們都成為樊噲、酈商那樣的小勢力。眾建諸侯少其力,只要他們的勢力體量上不去,他們就不敢不聽話。
怎么去弱化諸侯王呢?“推恩令”的原型就出來了,打著雨露均沾的名義幫諸侯王分家,分得越細越好。
當前的形勢是各國的諸侯王是跟您這個皇帝旗鼓相當,齊國是你大哥那一脈集中控制了,楚國、吳國無不是如此,您這一脈拿什么來保住你們的皇位呢?皇位不穩是我為您擔心的首要問題。
然后就是匈奴問題!咱們現在跟匈奴的關系是本末倒置了的,本來我們為尊,但是我們還要每年給他們納貢、和親、互市,被他們侵占土地還得忍氣吞聲,他們還跟我們耀武揚威的,搞得我們大漢不得安寧……我本來有治療方案,但您卻不讓我治療,這是應該為之流淚悲傷的事。
委屈求全能解決根本問題嗎?匈奴才多少人?結果把我們泱泱大漢逼成了這個樣子,恥辱呀!您怎么不讓我去制服他們呢?讓全天下的人對您唯命是從,不香嗎?現在您不去征服敵人而去獵取野豬,不捕捉造反的盜賊而去捕捉畜養的兔子,沉湎于微小的娛樂中而不考慮消除國家的大患……這會使國家和天子的權威喪失的,現在只要遠離長安幾百里的地方,就可以無視朝廷的威嚴和政令了,這又是應該為之流淚悲傷的事。
“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其實都已經說完了,接下來自然是“可為長太息者六”了。
第一、世道亂了、禮節亂了、規矩亂了,比如歌女藝妓可以用皇后服飾等等,不是說老百姓不能享受美好生活,而是這種分配關系跟社會生產力不匹配。這種虛假繁榮背后是禮崩樂壞,會拉大貧富差距,增加社會動亂。現在民眾的習俗已經到了最無長幼、最無尊卑、最犯上做亂的時候,然而有些人卻說“不要作為”,這是應該為之深深嘆息的。
第二,要汲取商鞅變法的經驗教訓,那是兼并天下的搞法,現在天下一統,要回歸到講廉恥節操、仁義道德的正軌上來(插一句哈,賈誼這樣的大才才是真正懂商鞅和法家的,現在那些商鞅的無腦粉就是一個笑話)。咱們要重塑信仰、恢復秩序,讓不同階層的人都能找到合理的生存方式。咱們大漢現在很多的勛貴和官員其實都是一些大老粗、庸官,根本就不懂治國的大體,陛下不懂得提拔經世人才、改良政治生態,這也是我為陛下痛惜的地方。
(商鞅、秦朝)信奉兼并的法則,追求進攻的事業,使天下風俗大敗;人多的壓迫人少的,狡詐的人欺侮老實的人,膽大的凌辱怯弱的人,年輕人侵犯老年人,其社會混亂達到極點。
第三,君臣地位、上下等級、父子禮義、六親尊卑,這些都是維護社會穩定的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社會會亂的。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之將亡。如果不確立根本制度,這就像橫渡江河卻沒有錨繩和船槳一樣,行船到江河中心遇到風波,就一定會翻船,這又是值得深深嘆息的。
隨后,賈誼講了一大堆禮樂教化的歷史和意義,比如從小培養好太子、明確好百官的工作職責、弘揚好學之風等等。因為篇幅太長,咱們就不一一介紹了。反正賈誼的第四點、第五點和第六點嘆息的問題分別是針對太子的培養、百官的考核和百姓的教化的,說得非常的深刻和全面,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找原文仔細閱讀一下。
咱不知道大家看完賈誼的《治安策》是什么感受?反正我看完之后是直接驚為天人。第一感覺就是33歲時就病逝了的賈誼怎么會這么牛呢?年紀輕輕的他是怎么做到如此目光如炬、精準深刻、高屋建瓴、未雨綢繆地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呢?
咱們經常說,一個人的成熟和深刻是離不開閱歷的積淀的,但是面對賈誼這樣的天才,咱只能說他屬于萬中無一的例外。
除去賈誼在漢文帝初年給漢文帝提出過的“列侯之國”外,賈誼在《治安策》里幾乎涉及了大漢王朝所有的內憂外患,毫不夸張地說,大漢王朝是張良教劉邦怎么打江山而建立起來的,但怎么去建立一種長治久安的管理運行模式卻是賈誼提出來的。晁錯的削藩策、主父偃、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漢武帝的血戰匈奴,這些全部都是在照搬或者改良賈誼的政治思想。
所以說,像賈誼這種天才,大家不服不行,大漢王朝延續400年國祚的總設計師就是他!
而且大家要注意,賈誼的很多思想都是具備開創性和前瞻性的。
比如加強中央集權,當時的西漢王朝還處于一種過渡階段,皇權和相權的對抗并沒有分出絕對勝負,王權作為第三方平衡勢力其實還是很有存在價值的,拱衛皇權嘛。但是賈誼確認慧眼獨具地指出潛在的風險,告訴漢文帝中央集權才是歷史的大勢所趨,是漢文帝勢在必行的頭等大事。其實在此之前,從分封制到郡縣制的轉型,都是不完全、不徹底、不深刻的,真正把這一體制理解透的人就是賈誼。
比如提升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最先統一天下的秦朝奉行的是法家思想,緊隨其后的西漢初期是推崇道家思想,這其實是兩個成功模板擺在前面,但是賈誼能夠跳出認知局限,精準地指出法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利弊(可為長太息者六中的第一點和第二點),開創性地提出要建立以儒家思想為根骨的有序管理體系。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因為真正懂儒家思想的人就知道,其實儒家的禮儀秩序、禮樂教化確實是一套先進的、成本最低的管理體系(可為長太息者六中的第三點)。
比如跟匈奴的外邦關系問題,賈誼這個年輕小伙真的是比大多數老麻雀更加深諳人性,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只喂得飽的狼,所以跟匈奴遲早有一戰。所以必須要做好備戰準備,不能一直這么對匈奴卑躬屈膝下去,大國就該有大國的威嚴和榮耀。威嚴和榮耀都是打出來的,真理只存在大炮的射程范圍內。為什么天子的權威離開長安幾百里就不好使了呢?說明你這個皇帝和朝廷還不夠強大唄。
強則作亂、弱則服從,這永遠是社會自下而上的生存哲學。疏者必危,親者必亂,這永遠是利益關系中的自然鐵律。所以,必須要跟劉邦學習,要善于利用人性而不能被人性利用,要制人而不能受制于人,要先發制人,要快刀斬亂麻,要當斷則斷……
其實《治安策》的后半段講了很多解決問題的方法,如“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等等,咱為什么不大書特書去講呢?因為大道至簡,懂的人稍加指點自然會懂,不懂的人把嘴皮子說干也沒毛用。打個比方,“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不就跟生物學中抑制頂端優勢有異曲同工之妙嗎?
咱佩服賈誼的地方其實就是他這種與生俱來的洞察力。大家別看當時的漢文帝很多地方都沒有接受賈誼的意見,但從這往后的四五百年就是按照賈誼的政治思路在走的。直到臭名昭著的司馬家一粒耗子屎打爛一鍋湯。
而且,從賈誼的《治安策》中,我們還應該看到一種寶貴的文風——務實、勁練、充實、樸茂、磅礴、鏗鏘。在《治安策》中,大家看不到半句靡靡之音,看不到半句浮華之辭,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賈誼就是開門見山地直抒胸臆、言之有物地就事論事……沒有那些虛頭八腦的搭頭,沒有那些花里胡哨的粉飾……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就是這么簡單高效、直接真摯。
而且賈誼還特別善于將一些深奧的道理通俗化。比如穿插議論之中的比喻,將危險或擬為“厝火積薪”或喻為“病大瘇”、“苦蹠戾”,又把治國比作宰牛,將諸侯擬為髖髀等,皆有出神入化之效。
最后,《治安策》立意高遠,源自賈誼人格之剛健真誠;其情辭懇切中含剛直憂憤,充滿少年英氣。雖是上疏文帝,依然直言誠意、爭氣使心,較少阿諛中和之語,表現出濃烈的感染力。這一點,在后世的文人之中,其實也是不多見的。
曾經有很多人問過我一些關于讀書的問題,其實個人覺得大家就是應該多去讀一讀《治安策》、《隆中對》、《榻上策》、《出師表》、《平邊策》這樣的策論,這種言之有物、針對具體問題提出具體解決辦法的文章,大家讀了之后才會更直接的收獲和觸動。但是,很遺憾也很理解,很多朋友不太喜歡這一類的文章的,覺得枯燥無味、晦澀難懂,難得費腦細胞。所以喜歡那些趣味性、娛樂化或者浮華之類的東西。
其實我有挺喜歡詩仙李白的,但真要讓我給李白和賈誼做個對比,我認為幾個李白也比不上一個賈誼。大家可以去看看李白的詩歌和詩歌之中表現出來的思想,除了灑脫豪邁之外,還有啥?喝酒還是旅游?它對大家的認知不會有太多的提升的。反而是賈誼這樣的人,大家是可以透過他的文字去追溯他的思想和邏輯的,他的文字里有東西在,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賈誼是有方法論的,而李白只會跟你說得不到就放手,很空洞……
最后這一段話,寫給所有在學習、在奮斗的朋友:請大家一定要明白,不是學習沒有價值和意義,如果大家這么覺得,但只能說明咱們自己沒有學明白。咱們努力學習是在不斷提升自身的認知,要具備發現問題的能力,但這是遠遠不夠的,然后我們還要具備分析問題的能力,要知道問題出在哪里?最后,我們還要像賈誼一樣,要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咱不能指出別人這不行、那不好,然后兩手一攤,說自己也不知道解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