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位于河北邯鄲的,很多朋友都聽說過,但這兩年,迅速火了。
響堂山石窟現在有個說法:中國第五大石窟、三大皇家石窟之一。
雖然規模、名氣不及云岡、龍門等石窟,但響堂山,在中國石窟史上其實擁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這里,可以看到上承北魏、下啟隋唐,獨具特色的“北齊樣式”。
最近這段時間,我在 待了半個月,特地去探訪了一下。
為什么是響堂山石窟
佛教在中國發展的繁盛時期,剛好是響堂山石窟開鑿的南北朝時期,北齊皇室追崇佛教,興建佛寺、開窟造像。
響堂山石窟當時所在的(邯鄲),也是位于前往晉陽必經之路上。曾被稱為鼓山的響堂山,就被皇室選為禮佛場所,開窟造像。
“北響堂石窟”,應運而生。
響堂山石窟,分為南北兩塊,南響堂石窟是北齊權臣高阿那肱,為討好皇室出資營建的。
可以理解為是一個皇家石窟,一個民間石窟,共同組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響堂山石窟群。
不只是皇室石窟這個特點,響堂山石窟的藝術價值,也很高。
北齊前的北方石窟造像,經歷了涼州、云岡等模式。去大同看到的云岡石窟就是云岡樣式。
高歡遷都鄴城后,全新的流暢、簡約、傳神的造像風格出現,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北齊樣式了:從佛首、佛衣到佛像整體,樣式上此前就不一樣的風格。
而且窟形與形制方面,塔形窟、塔形龕是響堂山標志性樣式,而南響堂華嚴洞與空洞組合為樓閣式塔形窟更是孤例。
響堂山石窟怎么去
響堂山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距離邯鄲市區和高鐵站,大概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
搭乘公共交通,景區會有定時班車發往景區,可根據相關信息來確定自己的到訪時間。
如果時間較緊,建議前往響堂山還是選擇包車或者是自駕租車前往。
北響堂的景區比較成規模,包括了數字博物館、常樂寺和山上的石窟,游覽上也更加系統化,南響堂相對來說簡單一些。
兩地相距約半小時車程,可以放在一個上午或者下午一并游覽。
此前邯鄲推出的景區聯票可以覆蓋兩地,但6月后政策上可能會有所調整,在旺季可能還要單獨購買門票。
響堂山石窟怎么玩
先說說北響堂,北響堂的景區規模比較大,新建了山門,重建了停車場,整體的游覽時間大概2 - 3個小時。
從山門售票處到常樂寺,以及到山上的換車點,需要搭乘兩段交通車,單獨收費,腿腳好的朋友可以直接往上爬。
山上的石窟群,就是北響堂的精華所在了。石窟以前是寺廟,主要是這三個看點:
大佛洞:塔型列龕兩側的畏獸、覆缽塔剎上的寶相花、高歡棺槨可能存放的龕、主佛舉舟式的火焰紋背光、基壇下的神王像和開口博山爐;
釋迦洞:窟外仿木構造+兩根八棱柱+龕內天王像、石窟門外兩側脅侍菩薩;
刻經洞:《無量義經》+《維摩詰經》+唐邕刻經碑
除了山上的石窟之外,山腳下的常樂寺目前正在整修當中。
和此前的蒼涼照片相比,可看性相對較少,而數字博物館倒也值得一看,可以了解響堂山石窟很多背后的故事。
接下來再說說南響堂,南響堂的地理位置同樣位于峰峰礦區,距離北響堂大概半小時的車程。
進門以后也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博物館,上面有一系列展陳介紹,可以增加大家的印象。
相比北響堂需要爬山來說 ,南響堂就友好的多。上不了多少臺階,就能看到真容了。
南響堂主要看這三點:
華嚴洞:窟內正龕主佛佛頭+高浮雕經變圖+覆缽頂佛塔,窟外出跳斗拱+塔樓式塔型窟構造
千佛洞:窟頂浮雕飛天伎樂蓮花藻井、窟內十神王像+正龕菩薩造像+南璧龕阿難造像、塔型窟前廊
般若洞:窟外隋朝的山石窟之碑
嚴格意義上來說,南響堂和北響堂其實本身不能算作一個景區,它們是兩個不同主題的景點,單獨收費。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南響堂還是北響堂,建議都請一個講解來講,要不然很容易錯過一些精彩的細節。
除了響堂山,還能看什么?
搭乘高鐵或者飛機來到邯鄲,光看響堂山石窟肯定是不夠的。
雖然這里被稱為中國第五大石窟,但從規模和實際的體驗感受上來說,與龍門、云岡、莫高窟以及麥積山石窟相差還是比較大的。
但邯鄲有一個很大的亮點是可以補齊缺口的,就是周邊可玩的東西真的是太多了。傳統的景區包括媧皇宮、廣府古城這樣的大型5A級景區,有山有水亦有人文。
而這些年比較新興的文旅體驗那就是博物館了,以邯鄲目前的博物館硬實力,堪稱是博物館之城。
邯鄲的博物館之城這個說法并非以數量取勝,而是以高質量的博物館著稱。
包括邯鄲市博物館、鄴城考古博物館和北朝考古博物館,光這三個博物館里面展陳的國寶,就可以讓你驚掉下巴。
國家一級博物館邯鄲市博物館,我不用多介紹。
這個三千年來從未改變過名字的城市,所屬的一系列國寶,很多并未移交給河北博物院,而是在這里進行了重新布展,非常值得一看。
位于臨漳的鄴城考古博物館則2012年的全國考古重大發現之一,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的佛像,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現的規模最大的佛教造像埋葬坑。
關于佛像,背后也有一個故事。
北齊這個王朝也被稱為短命王朝,存在歷史不過20多年,但在20多年的時間當中,大規模興修佛教、佛像等。
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所處的位置,也是北齊首都鄴城的東郊。北齊被滅國之后的公元578年,北周開始在北齊境內進行大規模滅佛。
僧侶們匆忙地將佛像埋藏于地下,這一埋就是將近1500年,在2012年才重新被挖出。
這些在滅佛前躲過了一劫的佛像,完完整整地撐起了這樣一座考古博物館。
而位于磁縣的北朝考古博物館就更厲害了,不光將此前茹茹公主墓葬的一系列展品進行展出,更是1:1比例復原的灣漳北朝大型壁畫墓。
從墓道下去,你甚至有一種穿越回1500年之前的感覺,感受到當年的王陵律動。
早在戰國時期,邯鄲就是趙國的首都,而轄下的鄴城也曾為六朝古都,這座3000年沒有改過名字的城市,值得一來。
千百年來,當地百姓將響堂山石窟,作為禮佛的地點,融入到了當地人民的生活中。如果單純去對比四大石窟,受限于規模和保存上,無法相提并論。
但如果你能結合歷史,周邊的考古發現和博物館一起來看,就會像一個完整的拼圖一樣,將其拼合后,會發現這里,真的值得。
我覺得就河北來說,邯鄲真的是一個有底蘊、有文化而且值得來看的地方。
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去河北的話,不妨考慮去一下邯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