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關于國乒的“黑料”真不少,還真不是觀眾們故意找茬,主要是中國乒乓球在世界賽的舞臺上表現一次不如一次,我們是心寒。
明明是獨屬于中國的國球,但在多哈的賽場上中國運動員卻一次又一次地爆冷落敗,這怎么可能不讓人心中疑慮!
世錦賽誰又輸了?為什么國乒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孰強孰弱,賽場上見
北京時間5月20日,多哈世乒賽繼續進行,在男單1/16決賽上,國乒主力林高遠爆大冷,苦戰6局以2-4不敵法國球員西蒙-高茨,慘遭淘汰讓人大跌眼鏡,而林高遠輸球也成為國乒本屆賽事的第三敗,國乒男單奪冠壓力大增!
由于馬龍、樊振東退出世界排名且淡出國際賽場后,確定缺席了本屆世乒賽,國乒在男單項目上派出了王楚欽、梁靖崑、林詩棟、林高遠、薛飛參賽。
男單首輪薛飛開局2-0領先情況下,被日本選手篠塚大登4-2逆轉,薛飛成為了國乒首位被淘汰出局的選手,現在國乒第二位出局的男單選手是林高遠,關鍵時刻掉鏈子。
如果說他面對的對手是世界排名前十的選手,可能粉絲們的反應還不會如此劇烈,但贏家西蒙-高茨,世界排名43,排名不高,粉絲們也覺得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比賽,可現實卻告訴我們,這位法國老炮兒可不是省油的燈。
最關鍵的一點是在這場球之前,他剛拼完一場七局大戰,體能本該是強弩之末,還是一日雙賽,高茨帶著膝蓋半月板的傷在硬扛,你以為他光靠意志品質?那就太天真了,仔細分析這場比賽就明白,法國人的勝利藏著對中國乒乓,尤其是對林高遠個人的細致研究。
他們教練團隊里有個叫陳天源的前中國河北隊隊員,據說平時訓練就讓高茨猛練模仿馬龍等頂尖高手正手快帶的招數,給高茨開了“私教小灶”。
賽后高茨先用中文客氣幾句,扭頭就跟本國記者透了底,他知道林高遠對旋轉球處理不太好,所以他每個發球都玩命加側旋。
整場比賽,高茨關鍵分一打一個準,搏殺成功率高達70%多,比他平時訓練還高了15個百分點,他那旋轉球,落點弧線刁鉆得不像話,哪是普通旋轉,分明是精確制導。
第二局他冷不丁一個五米高的“月亮球”,直接讓林高遠回球飛出地球,一下子就把局面給擰過來了,第四局暫停時高茨還對著觀眾席比劃出妻子名字首字母“T”,緊張關頭這一下,多少也攪亂了林高遠的心神,高茨已經連克許昕、林高遠,在法國人眼里是里程碑式的榮耀。
中國乒乓還有希望嗎?
再把鏡頭搖回林高遠,作為16號種子,曾經的世界排名也是響當當,天賦這東西,他真不缺,這次世乒賽名額,還是從隊內“卷”出來的,賽前大家對他前景普遍有點“捏把汗”。
頭兩輪,他狀態似乎不錯,尤其第二輪還剃了個光頭,可一碰到高茨,這位“領先就手抖”、“林黛玉型”選手,老毛病又犯了,在關鍵時刻心理那道防線,薄得像層窗戶紙。
比賽剛開始,林高遠脆生生拿下首局,熬夜的球迷們剛想喘口氣,誰知好景不長,第二局、第三局,高茨愣是連下兩城,尤其第三局,林高遠一度手握7-0的巨大優勢,眼看就要到手,卻被對手硬生生一分分追回來,最后給翻了盤!
解說員在直播間里急得差點拍桌子,直呼搞不懂他關鍵球為啥總往中間線路這種保守地方送,彈幕上“林黛玉”的調侃刷了一遍又一遍。
每當高茨用擦汗之類的小動作打斷節奏,林高遠就下意識去摸球臺邊兒,這小動作在他2017年被德國老將波爾上演世紀大逆轉時,也一模一樣。
心理是一方面,技術上的問題同樣扎眼,比賽里林高遠的進攻套路顯得有點單調,很容易被高茨這種老江湖看穿,失誤自然也就跟著來了,打起球來縮手縮腳。
如果將林高遠反手擰拉的動作放慢分析,能看出來他觸球那一下,手腕明顯太僵,球的質量和變化自然出不來,更有前省隊教練一針見血:林高遠這兩年的技術改造,有點“四不像”的意思,正手本來那股狠勁兒好像弱了,反手吃飯的速度優勢也沒打出來。
數據永遠不會撒謊,過去五年,林高遠在雙方打到9平后的關鍵分得分率,從19年一直在下滑,你再看看隊友,樊振東同期穩如老狗,始終在65%以上,王楚欽更是一路上升。
這可不光是手感不好那么簡單,這是極端壓力下,技術運用和心態調整的全面落后,過去十年,他在國際賽場上有過多次手握賽點被翻盤的“黑歷史”。
就連今年3月隊內選拔賽,碰上18歲的小將孫正,決勝局10-8領先,竟然連丟4分,這一串串相似的失利,讓人們對“林高遠領先多少分才算保險”產生疑問。
球迷嘆息,教練沉默
林高遠這場球一輸,中國球迷圈里炸開了鍋,轉播鏡頭掃過看臺,中國球迷們要么搖頭,要么捂臉,不忍心看,還有人手機屏幕上亮著賽前熱搜,“林高遠能不能硬氣一回”。
國乒教練組這會兒,壓力同樣不小,賽前他們力主用“隊內循環賽”選拔,部分取代了以前的直通賽,結果這么選出來的林高遠和薛飛,外戰都沒頂住,原計劃男單下半區還指望林高遠和王楚欽會師呢,這下全泡湯了,擔子一下子全壓在了“00后”王楚欽一個人肩上。
商業世界也是個“人精”,林高遠代言的某個運動品牌,官網首頁上關于這次世乒賽的專題內容,悄無聲息地給撤了,這小動作或許就是品牌方對運動員表現最直接的反應。
贏球的高茨社交媒體粉絲一夜之間多了八萬,最新動態是拿著球拍模仿李小龍的經典姿勢,配文“中國功夫,我也會”,那叫一個春風得意。
球場如戰場,輸贏本是常事,可當同樣的失利模式一次次重演,當曾經被寄予厚望的天賦少年總在節骨眼上掉鏈子,這就不僅僅是一場比賽的勝負了。
隔壁房間里高茨的隊醫正忙著給他剛拼完一場硬仗的膝蓋冰敷,這位帶著傷病和年齡雙重考驗的老將,用一場近乎完美的勝利,給我們上了一課,什么叫“老而彌堅”。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