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援引韓聯社消息,當地時間5月19日,韓國民調機構Realmeter公布第21屆總統候選人支持率,選情愈發膠著。此時,前總統尹錫悅退黨與李在明涉臺表態,引發各界高度關注。
5月17日,韓國政壇震動,前總統尹錫悅在各方壓力下,被迫宣布退出執政黨國民力量黨。早在15日,國民力量黨臨時領導人金龍泰就公開施壓,直言盡快與尹錫悅會面并建議其退黨,認為這一舉措有助于消除“緊急戒嚴”影響,為該黨總統候選人金文洙競選助力。然而,金文洙卻多次向尹錫悅親信表達不希望其退黨的意愿。有韓國消息人士指出,金文洙此舉意在兩頭討好:既與逼迫尹錫悅退黨的勢力劃清界限,拉攏尹錫悅支持者提升自身聲望;又在國民力量黨施壓尹錫悅時保持袖手旁觀姿態。尹錫悅退黨,實則是為自保。對他而言,只有金文洙在大選中獲勝,憑借國民力量黨的關系,他才可能擺脫牢獄之災,否則在共同民主黨和李在明獲勝后,必將面臨清算。
尹錫悅(資料圖)
但從目前形勢看,金文洙在大選中處境艱難。韓國蓋洛普16日發布的民調顯示,金文洙支持率僅29%,而李在明支持率已突破半數,達51%,在選戰中占據明顯優勢,國民力量黨內部甚至出現大選恐遭“紀錄性慘敗”的擔憂。
在競選關鍵時期,李在明在外交政策方面的表態備受矚目,尤其是其就臺灣問題的發言引發廣泛討論。李在明在拉票活動中明確表示,韓美同盟重要,韓美日合作有必要,但這并不意味著要與其他國家為敵,至于中國臺灣和中國大陸之間的情況,與韓國無關。他進一步強調,政治的核心是讓國民過上更好生活,陣營意識形態并非關鍵,無法與國民生活和韓國命運相提并論。這番表態展現出與尹錫悅徹底倒向西方截然不同的外交思路,透露出李在明推行務實平衡外交戰略的意圖,為中韓關系傳遞出積極信號。
李在明(資料圖)
韓國學者也指出,若李在明上臺,中韓關系有望得到恢復,但恢復程度還需考慮國內輿論環境,畢竟韓國國內親美派和親日派仍掌握較大權力與影響力,共同民主黨執政下,外交政策仍會以韓美同盟為基礎。
在韓國第21屆總統選舉首場電視辯論會上,李在明的對華立場成為焦點。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改革新黨候選人李俊錫以李在明“對中國說謝謝”等言論為切入點,對其發起聯合攻勢,指責他過于“親華”。面對質疑,李在明有力駁斥,強調應從國家利益出發,韓方無需深度介入兩岸問題,一味貼“親華標簽”并不妥當。他明確表示,韓美同盟是韓國外交與國家安全的基本支柱,但不能將所有籌碼押在此關系上,與中俄的關系同樣重要,需妥善管理,不應極端化。同時,李在明還指出韓國不必急于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應做好細致有效的準備,其務實主義立場展露無遺。
李在明(資料圖)
除外交政策,李在明還在國內改革方面提出諸多構想。在首場電視辯論會當日,他于社交媒體發文提出修憲設想,包括總統四年連任、國務總理國會推薦制等,并提議最快在2026年地方選舉或2028年國會選舉中就修憲案舉行全民公投。李在明認為,實施總統四年連任制可讓民眾對政府施政進行中期評估,增強總統責任;由國會推薦國務總理,能確保總統尊重總理權限;總統任命部分機構首長須獲國會同意,以此保障機構中立性。這些改革內容,可視為對尹錫悅在任時行為的否定,也是李在明獲得高支持率的重要因素,若其成功當選,韓國或將迎來全面變革。
當前,韓國大選進入倒計時階段,局勢瞬息萬變。尹錫悅退黨后的命運、金文洙能否逆轉選情、李在明的政策主張能否順利實施,都充滿懸念。此次大選不僅關乎韓國國內政治格局重塑,也將對東北亞地區國際關系產生深遠影響,各方都在密切關注這場政治較量的最終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