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鐵原那一仗,傅崇碧把命豁出去了
打仗,不怕敵人猛,就怕自己心虛。
可在朝鮮,有個地方叫鐵原,那年頭誰守誰死,可還是有人扛下來了。
傅崇碧,他帶著第63軍,跟老美死磕了整整十五天。
說白了,鐵原那塊地方,真不是啥肥差,誰去誰掉層皮,誰守誰得拼命。
為什么會這樣呢?
那會兒,美軍不是傻,盯上了咱們后勤。
他們發現光在正面打沒用,打不過咱們兵,干脆繞后捅一刀,想斷了咱們老根。
彭德懷一看這不行啊,趕緊下令,第63軍頂上去,死守鐵原十五天,誰都不能往后撤一步。
這命令下來的時候,傅崇碧也愣了。
他心里清楚,這不是讓他打贏一仗,這是讓他把命壓上去。
他沒裝孫子,沒推沒躲,帶兵就上。
他知道,鐵原要是丟了,后頭的補給線就完蛋了,前線的兄弟們連子彈都得掰著用。
那時候,第63軍剛進朝鮮兩個月,裝備也不齊,補給也緊,連像樣的冬衣都沒有。
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傅崇碧領著兵往鐵原撲去了,一路上都沒多說話,心里揣著一樁事:不能讓鐵原丟。
換句話說,鐵原是個死地,可傅崇碧沒躲。
那十五天,真是人血換來的。
前五天,美軍探路,試試水。
他們派了一個團,想簡單地啃掉63軍的防線。
傅崇碧看穿了他們的套路,讓部隊就在山頭、林子里做口袋陣,等他們進來就打。
夜里冷得能凍死人,戰士們趴在雪地里,一動不動,等著敵人進套。
打第一槍之后,拼的就是誰狠。
從第六天開始,美軍不試了,直接上真貨。
四個師,輪番上陣,火力開到最大。
飛機、坦克、大炮,先轟一頓,再壓上來。
可63軍硬是沒讓他們過線。
指導員、排長一個個倒下去,戰士們頂上來。
手榴彈扔完了,就拎著刺刀沖。
有個連的戰士,最后一次沖鋒的時候,全連只剩下七個人。
傅崇碧那時候也中彈了,人昏了好幾天,可他醒過來第一句話是:“陣地怎么樣了?”
最后幾天,美軍急了,他們想速戰速決,一口吃掉鐵原。
可63軍咬著牙撐住了。
陣地反復易手,最多一天換了七次,可最后還在咱們手里。
就這么硬生生地,守了十五天。
那仗打下來,傅崇碧的部隊傷亡慘重。
兩個團打沒了,差不多兩萬名指導員、干部犧牲。
可他們死得值,鐵原沒丟。
彭德懷親自去了前線,站在陣地上,望著那滿地的彈坑和戰士的遺體,敬了個軍禮。
他說:“祖國人民不會忘記你們,我彭德懷感激你們。”
這話,不是客氣,是發自肺腑。
第63軍不是孤軍奮戰,其他幾支部隊也都拼了命。
第40軍,是最早打響第一槍的。
溫玉成帶著兵在云山一打,把南朝鮮第一師打了個措手不及。
那仗打下來,敵人死了上千人。
第二次戰役,他們直接沖過臨津江,把美軍的24師第17團打得沒脾氣,一路打到漢城門口。
橫城那一仗,40軍是主攻,南朝鮮第8師被攪得稀爛,退路都被切斷了。
洪川江一線,他們守了四十多天,打得敵人不敢亂動。
但代價也大,兩個師傷亡慘重,連118師的師長羅春生也犧牲了。
可就是靠著這股子狠勁,40軍把陣地穩住了。
再說39軍,吳信泉那支部隊,是真讓美軍頭疼。
他們打的云山戰役,是美軍第一次吃這么大虧。
第一騎兵師,那可是美軍的王牌,被39軍打得掉盔卸甲。
后來他們還收復了平壤,繳獲了大量裝備。
美軍這才意識到,中國兵不是嚇大的。
比起39軍的銳,第38軍是一開始被彭德懷批評過的。
梁興初帶著兵,第一次戰役沒打好,被點了名。
但第二次戰役,他們咬著牙打回來了。
在清川江、長津湖,他們把敵人趕回三八線。
特別是在龍源里,113師跑了160多里,鉆到敵人后面,把美軍打得連夜撤退。
彭德懷那時候嘴里喊的:“中國人民志愿軍萬歲,第38軍萬歲。”這句不是喊口號,是打出來的。
第27軍也不含糊。
彭德清帶著部隊,在長津湖凍得像冰棍似的,也沒后退一步。
新興里那仗,他們把美軍的“北極熊團”全殲了。
這事被寫進了軍事博物館,美軍歷史里都沒幾次被全殲。
這一戰,27軍出了名,但傷亡也大,打完這一仗,他們是最早撤出朝鮮的部隊之一。
第20軍呢,張翼翔帶兵,在長津湖戰役里也拼了命。59師的6連,全連125人,凍死在陣地上,保持著戰斗姿勢。
有啥比這個更悲壯的?他們不靠嘴靠命,打出了自己的名字。
一級英模最多的軍,就是20軍。
第42軍,吳瑞林帶隊,在黃草嶺、新倉里打得也狠。307團守住了關鍵高地,頂住了南朝鮮軍多次進攻。
鐵原戰役,他們也參加了,281.2高地打了兩次,每次都死傷慘重,但就是不放。
這些軍長,沒一個退縮的。
他們都明白,打的是一場硬仗,背后是祖國,是親人,是新中國剛立不久的脊梁。
這仗,不是為了誰的功勞簿,是為了一句“我們不服輸”。
那時候的戰爭,不是電影,不是課本,是一口口窩頭,一把把步槍,一行行凍僵的腳印,一條條被鮮血染紅的戰壕。
傅崇碧他們不是不怕死,是知道,死了也得把陣地留住。
他們不是不知道美軍火力猛,是知道自己要是退了,后面幾百萬人的命就危險了。
這些人,有的后來當了大官,有的默默退役,有的連個墓碑都沒留下。
但那十五天的鐵原,那些凍成冰雕的士兵,那些在山頭上扛著炮彈的老兵,是咱們這國家真正的脊梁。
這不是情懷,是實打實的命換的。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并非時政社會類新聞
參考資料:
《抗美援朝戰爭史》,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編著
《彭德懷傳》,葉永烈著
《志愿軍戰史》,解放軍出版社
《傅崇碧回憶錄》,中央文獻出版社
《長津湖戰役研究》,國防大學出版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