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晚,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成,武漢江岸區二七路新型交通樞紐——新建商務復合公交首末站項目完成主體結構封頂。該項目由武漢市江岸區房地產公司投資建設,中交二航局承建,這座總建筑面積22914平方米的“站城融合”創新建筑,以商務辦公、商業配套為核心,整合公交首末站等多元功能,項目的順利封頂標志著該區域在提升城市形象、推動經濟增長,改善市民出行條件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項目大樓效果圖
項目位于武漢江岸區二七路與黑泥湖路交匯處,北倚武漢二七紀念館,南望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德寺。新建商務復合公交首末站的建成,串聯紅色記憶與百年古剎隔空對話,不僅解決了周邊居民的出行難題,更是促進了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現代交通脈絡的融合。
項目所在的新村街道,分布著眾多老年和兒童居住的小區,以及大量的外來流動人口,距離最近地鐵站步行需15分鐘,老年人和兒童可能需要更長時間到達。前期走訪發現,居民的出行方式主要以電動自行車為主,因周邊道路狹窄、路況復雜,改善交通秩序與優化環境一直是當地政府牽掛的事情。商務復合公交首末站項目的建設不僅能夠提升城市的環境品質,便利居民出行,還能通過合理的景觀設計和綠化建設,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質量。項目建成后,將為市民提供更便捷、整潔的出行和乘車環境,促進基礎設施升級,對江岸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項目大樓效果圖
新建商務復合公交首末站項目作為集“交通樞紐+商務辦公”等多功能的創新性建筑,通過整合公交服務、商務辦公、商業消費等多元功能,為周邊居民及上班族提供便捷舒適的交通及商業服務。不僅解決了長期困擾居民的“最后一公里”難題,還有望促進周邊商業經濟的發展,增強區域活力。公交首末站的啟用將顯著改善交通狀況,商業樓宇的投入使用將推動就業和區域經濟,提升城市形象,為二七濱江商務區的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項目現場俯視圖
為改變現有交通環境,公交首末站努力打造一座綜合性大樓,解決群眾出行難題,自項目開工以來,團隊一直秉持著中交二航局“品質成就未來”的發展理念。確保在限定工期內完成項目的同時,嚴格把控質量關卡,創新運用的鋼管混凝土柱結構體系,提高了建造效率并增強了建筑抗震性能,此外,該項目施工負責人表示:“后續將實施高性能蒸壓砂加氣砼砌塊、玻璃幕墻等圍護墻與保溫、裝飾一體化施工,打造種植屋面與海綿城市設施,確保建筑全周期綠色節能。”
項目活動現場圖
隨著塔吊緩緩轉動,站在陽光下目睹這座新興的交通樞紐拔地而起,它不僅承載著公眾對安全出行的熱切期望,也標志著城市治理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預防”的重大轉變。 建設單位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建成以后可以帶動周邊區域的發展,吸引投資,促進商業繁榮,增加就業機會,這座新型建筑的崛起,正是武漢書寫人民城市的生動答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