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9日,特朗普和普京就俄烏沖突停戰事宜再次進行通話。
而這次通話再次引發了國內部分人對俄羅斯已經拜倒在特朗普“聯俄制華”戰略下的質疑。
根據外媒透露的消息,特朗普在通話中確實對普京步步緊逼。
而普京對特朗普,也同樣是不肯展露真實意愿,毫無疑問的是,特朗普和普京這兩個老狐貍,沒有任何人愿意背上“不愿意停戰”或者是“破壞和平”的罵名。
然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魯登科卻突然表態:“俄羅斯沒有對中國隱瞞任何事情!”
此事進行如此強調,俄羅斯到底意欲何為呢?
01
這次通話共持續了兩個小時,普京在結束通話前表示,俄羅斯將會“立即和烏克蘭展開有關停火以及結束戰爭的談判”。
而特朗普對這次通話的形容則是“非常順利”,但是他強調具體的和平條件需要俄烏雙方協商共同決定。
特朗普似乎對這次停火報以樂觀態度,而普京也已經表示將會和烏克蘭就未來可能達成的和平協議簽署備忘錄。
普京現在其實并不懼怕特朗普的制裁,因為俄羅斯已經被美國和歐洲制裁到頂格了,二者間的貿易幾乎等于沒有。
雖然特朗普已經意識到了普京在吊著自己,而且也已經威脅普京,如果俄羅斯仍然不愿意停戰,那么美國將會對俄羅斯進行“更加全面的制裁”,但是這些東西,都無法威脅到俄羅斯。
02
反觀澤連斯基對停戰的態度一直都相當的消極,就在這次通話過后,澤連斯基還公開表態,“普京并沒有停戰的誠意”。
因此俄羅斯就算是想要停戰,也根本就沒有停戰的門路,美國一直催也沒有意義。
普京真正擔心的,是被迫背上“拒絕停戰”的罵名,這次俄烏沖突,俄羅斯本身就是“以和平的名義”而發動的。
如果俄羅斯一直拒絕接受談判,那么一直在俄烏沖突中主張和平的中國,很有可能會對俄羅斯失望。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從長遠的維度而言,俄烏沖突停戰,以一種稍微有利于俄羅斯的局面停戰,對中國其實是有好處的。
中國現階段最大的目的是發展經濟,但是只有結束現階段全球的這種對抗態勢,全球經濟才能得到健康的發展,全球經濟恢復的程度越大,我們的經濟增長速度也就越快。
因此,俄烏沖突并不是越長越好,在跨越了某個時間節點之后,俄烏沖突其實就應該盡快結束。
而俄羅斯在擺脫戰爭牽制之后,也不會成為中國的威脅,從較長的時間維度來看,國與國之間是不存在永恒的盟友和永恒的敵人的。
我們對任何國家都應當保持警惕,但是至少在未來10-20年內,中美俄之間的站位是不會改變的,情況依然是中俄友好,雙方對美一起保持對抗。
即便是俄烏沖突結束了,這種局面也不會改變。
因為現階段俄羅斯的經濟,是完全依賴于中國的。俄烏沖突能否持續,俄羅斯能不能堅持下去,關鍵其實就是看中國。
俄羅斯可以不給美國面子,可以不給烏克蘭面子,但是必須要給中國面子,從中國最近和巴西等國家發表對俄烏沖突的聯合聲明來看,中國明顯是希望戰爭能趕緊停下來的。
03
5月20日,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魯登科就表示,俄羅斯最近已經把和美國以及烏克蘭接觸的情況都向中國做了通報,兩國高層始終保持直接溝通。
俄羅斯也沒有對中國隱瞞任何事情,因為中國愿意為俄烏的和平做出斡旋。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和我上述的內容是相同的。
俄羅斯現在對中國存在依賴,在北溪二號被炸之后,俄羅斯無法繼續給歐洲當“奶牛”,是中國接手了俄羅斯的能源。這件事情屬于“合則兩利”,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中國之前都是從中東購買石油天然氣等能源,中間需要經過印度洋合馬六甲海峽,沿途情況很復雜,我國的能源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瓜達爾港現在也沒有投入使用,伊朗的態度也很微妙,我們被卡脖子的可能性不低。
但是在我國加大從俄羅斯的能源購買量之后,我們的能源安全就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因為俄羅斯能源走陸路直接進入中國境內,美國根本就沒有能力進入俄羅斯境內攔截我們的能源。基于這樣一種原因,我們對俄羅斯還是相當重視的。
中俄關系現在是雙向的正向關系,而美俄關系則是負面關系,以普京的政治頭腦,不會因為美國而拋棄中國。
所以選擇向中國通報情況,才是正常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