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李小珍)為進一步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傳播中醫藥知識,提升青少年對中醫藥的興趣和認同感,5月20日下午,扶風縣中醫醫院聯合扶風縣第二小學開展了題為“千年岐黃夢 童眼看中醫”的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通過趣味講座,互動體驗,知識問答等形式將中醫藥知識帶入課堂,以主題班會的形式讓小學生沉浸式感受中醫藥的魅力,播撒中醫藥文化的種子。
多元課堂,讓中醫藥知識活學活用。醫院兒科主任,主任醫師王文學的現場為同學們講述了腹瀉、便秘、暈車、惡心、鼻塞、流涕、消化不良等癥狀常用的穴位及按摩方法,為同學們展示了中醫適宜技術的同時,還講述了中西醫的主要區別,闡述了有些臨床癥狀,中醫不用打針,不用吃藥的奧妙。
醫院眼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羅虎林邀請同學們共同觀看了《中醫藥康復技術精準防控近視》的視頻,并現場示范了6個穴位按摩方法,教會同學們如何在日常學習中用眼、愛眼、護眼,全程以提問的形式開展了講座,激發了同學們的求知欲和興趣。
觀看視頻,了解中醫藥的發展史。師生們一起觀看了《我們的中醫藥》文化宣傳片,視頻用14分鐘的時間向同學們展示了我國中醫藥的發展歷程,中醫藥起源從原始社會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在保障人民群眾健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提升了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互動問答,讓中醫藥常識“入腦入心”。副院長李小珍準備了13個有關中醫藥知識的有獎問答,涵蓋了我國古代十大名醫、生活中藥食同源的食物名稱舉例、中醫藥的常用診療方法、我國的國粹及日常運動中和中醫相關的運動項目,將此次主題班會的氣氛推向了高潮,同學們熱情積極地舉手回答,體現了對中醫藥的熱愛和興趣。
中醫藥文化進校園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民族精神的播種,下一步,扶風縣中醫醫院將會在中醫傳統養生中繼續開展趣味體驗,通過多種形式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中醫藥的種子,讓中醫藥文化融入下一代的成長記憶,為傳播中醫藥文化注入新活力。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