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陳鴻斌】
在強烈的輿論壓力和在野黨聯合施壓下,日本農林水產大臣江藤拓不得不于21日向石破茂首相提出辭職。他這么做的原因是:在國民因米價上漲而深受其害的當下,其作為政府部門負責人發表了極其不恰當的言論。
這是去年石破內閣啟動以來第一個因發言不當而辭職的內閣成員。而就在兩天前,他在發言惹禍后,還只是表示自己“發言不當”,打算以收回發言了事,其時石破首相也無意讓其走人。但隨著此事迅速發酵,考慮到目前已岌岌可危的支持率,石破首相也不得不“揮淚斬馬謖”。
5月18日,在自民黨佐賀縣支部聯合會的政治集資宴會上,江藤拓在演講時就日本持續高漲的米價評論稱:“說實話,我就沒買過米。我的擁躉送了很多米。我家的食品間里,米多到可以開米鋪了?!?/p>
這一言論立即引發輿論大嘩,日本立憲民主黨等在野黨抨擊其言論極其不恰當,對其資歷提出質疑,并同意考慮提出不信任動議。
19日,江藤拓在農水省接受采訪時解釋稱:“說‘多到可以開米鋪’是言過其實了,引發大量指責是自然而然的。我沒能充分體諒消費者?!?/p>
因“從不買米”發言陷入政治風暴的日本農林部長江藤拓于星期三(5月21日)宣布辭職。法新社
在當天的日本參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江藤也僅對在投放儲備米后并未能及時緩解米荒、米價依舊居高不下的問題表示道歉:“未能出現國民所期待的結果,我深感責任重大。”他還透露:“石破首相非常嚴厲地斥責了我,他說我的言論對消費者和生產者都極不合適。”
但那個時候他斷然否認了辭職的可能。他說:“如果石破首相認為我應該辭職,我當然不會戀棧。我就是抱著這個想法來的。石破首相和官房長官告訴我,應該在徹底反思并全面收回這一發言之后,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p>
令人百思不解的是,此事完全涉及到受賄犯罪問題,但無論是江藤本人,還是包括石破首相在內的自民黨高層,以及在野黨方面,都只是從發言不當的角度看待這一問題。
一名負責農業問題的政府主要官員,居然心安理得地一再接受相關農戶贈送大米,這顯然涉及到利益輸送從而影響公正執行公務問題,這是毫無疑義的。但在日本的相關網站上,只是稍稍提及了可能涉嫌受賄問題。因為這涉及到日本法律對“與職務相關”和“受賄”的認定。在具體案例中,即便是屬于抽象的、一般的職務權限,也可以認定為“與職務相關”。
從形式上來看,那些并非與職務密切相關的行為,也是可以視為“與職務相關”的。例如此前的一個案例是,東京藝術大學一名教授讓其學生前往特定的樂器店購買小提琴,法庭就做出了“與職務密切相關”的認定。就江藤從擁躉那里收受大量大米而言,無論他收受的數量是多少,也無論贈送者是誰,是何時贈送的,是出于什么目的贈送的,只要他收下了,這就符合“與職務相關”的條件。
此外,日本法律對受賄的認定同“與職務相關”是深度綁定的,凡是利益輸送,不論是有形還是無形的利益,只要是可以滿足人的欲望或要求的所有“利益”,都可以認定為受賄,而無論該利益是大是小,或是多是少。江藤案所涉及的大米,顯然是符合這一“利益”規定的。
當然,如果純粹屬于社交禮儀而接受的禮品,是否可認定為受賄,這在法庭審理中是相當微妙的。例如對接受節日送禮是否可認定為受賄,這在日本具體司法實踐中是沒有統一規定的,因為對此有很多可以否定受賄的“理由”。
戰后以來,由于幾乎都是自民黨一黨執政,那些政客們對玩弄金錢政治早已爛熟于心,日本國民雖然對此怨聲載道,但卻無可奈何。雖然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根本無法玩政治的。砸錢競選未必能如愿以償,但不燒錢則肯定落選,這是不言而喻的。當選后為確保連任,政客們還必須不斷尋找新的資金來源,巧立名目去募集資金。自民黨有限的幾次敗選,均與在金權政治上走得太遠不無關系。
日本過去一年內米價走勢圖(NHK)
最近的案例就是去年因“黑金丑聞”而導致自民黨在眾議院選舉中鎩羽而歸,與公明黨加在一起的眾議院議席數還不到一半,成為罕見的“弱勢執政黨”,以致在許多重大原則問題上對在野黨頻頻讓步,以此求得相關法案的順利通過。例如極為重要的眾議院憲法審查會會長一職,也不得不拱手相讓于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因此從去年10月啟動以來,石破內閣始終在小心翼翼地保持政治平衡,以免一不小心導致翻船。
多年來,為了糊弄日本國民和媒體,也為了應對在野黨,日本執政黨在國會通過了一系列相關法案,還設立了相應的機構。例如《政治資金規正法》在戰后初期的1948年就通過了,以便“規范”政客們的相關行為,那時自民黨尚未成立。此后該法案又經過多次修改,最新的一次是前年修改今年4月開始施行,其中將集資宴的入場券上限從此前的20萬日元降至5萬日元。
其實這不過是換湯不換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政客們對如何規避這些法律障礙都早已熟門熟路,這對他們來說是小菜一碟的事情。
其他相關的法律還有《公職選舉法》、《政黨助成法》(資助法)和《國會議員財產公開法》等。此外,早在1985年12月就成立了眾議院“政治倫理審查會”,在該會的相關會議上就政治資金問題是否違法,執政黨與在野黨一直在開展博弈。
在黑金丑聞中涉案嚴重的原安倍派四位大佬,雖然鐵證如山,但自民黨領導層迄今未對此做出處理決定,這怎么能讓日本國民滿意呢?今年3月媒體曝出石破首相曾向15名關系密切的國會議員每人贈送10萬日元的購物券一事,但石破首相本人以及相關議員都不認為此舉有任何不妥,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當代日本政治史上,自民黨因黑金丑聞而引發嚴重政治危機的案例比比皆是。遠的不說,人們還記憶猶新的是1976年東窗事發的洛克希德案,時任首相田中角榮不僅被迫辭職,最后還鋃鐺入獄。此后80年代后期竹下登內閣又在這一問題上爆雷,釀發了利庫路特案,竹下登也因此卷鋪蓋走人。一次又一次這樣的重大案例,并未使自民黨幡然醒悟,他們繼續一條黑道走到底。政客們整天殫思極慮的就是怎么搞錢,搞到錢后怎么“飛過海”,怎么做賬糊弄,應付審計。
從江藤的案例可以清楚看出,日本政客對類似的利益輸送問題根本不當一回事,早已麻木不仁了,壓根不認為這涉嫌違法,江藤居然可以大言不慚地就此大吹大擂。本來此事應該是諱莫如深的,但江藤這位老兄居然還對此洋洋得意,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實在是咄咄怪事。
由于米價一路飆升,眼下許多國民已買不起米了,但主管這一事務的農林大臣卻米多到根本吃不完,這讓國民情何以堪?。克灾荒茏尳贋榇烁冻鱿鄳恼未鷥r。倘若江藤意識到此舉涉嫌違法,那是打死也不會說的。
農林大臣可以接受農戶贈送大米,那國土交通大臣同樣也可以接受航空公司贈送的免費機票和其他公司贈送的免費新干線車票,經濟產業大臣可以接受相關企業贈送的手機,文部科學大臣可以就子女入學問題得到相關名牌學校的“關照”……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日本人經常有一句開頭語:日本的常識與其他國家的常識相反。確實如此,在涉嫌受賄的問題上,日本與國際社會的差異不是一點點。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