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江蘇省的省會城市——南京,截至2025年5月,南京長江大橋、八卦洲長江大橋、大勝關長江大橋、江心洲長江大橋、應天大街夾江大橋、寧揚長江大橋、定淮門長江隧道、燕子磯長江隧道、和燕路長江隧道等14條過江通道,這些過江通道涵蓋橋梁、隧道及地鐵線路。
其中,在這些過江通道中,江心洲長江大橋和應天大街夾江大橋是目前江心洲“島民”進出島的主要交通方式,但兩者在承擔交通流量的同時,也存在以下主要缺點:首先,兩者日均車流量均遠超設計標準(江心洲大橋日均 10 萬輛,應天大街夾江大橋超 9 萬輛),早晚高峰交通擁堵是“家常便飯”,尤其是江南段與河西 CBD 接駁處。其次,江心洲大橋僅允許機動車通行,行人與非機動車需繞行夾江大橋或地鐵,而應天大街夾江大橋雖設慢行通道,但繞行距離長且與地鐵銜接不暢。
此外,江心洲原來的交通發展屬于依賴長江上的過江通道 “搭便車”,并不能很好地滿足島上的出行需求,致使部分居民進出島不是很快捷,所以規劃構建獨立的過江通道成為迫切需求。目前,這個“需求”有望在2026年實現。根據資料顯示,備受關注的南京江心洲獨立過江通道計劃于2026年上半年開工。待江心洲獨立過江通道建成后,江心洲的“島民”將會又多一個出行的選擇。
南京江心洲獨立過江通道是連接江心洲與河西新城的重要交通設施,規劃起點位于江心洲中新大道—民安街交叉口,終點至河西大街—揚子江大道交叉口,全長約1.5公里,跨江段采用橋梁方案。該通道按雙向四車道加人行和非機動車道的城市次干路標準建設,工程估算投資10.27億元,計劃2026年上半年開工,建成后將成為江心洲與河西之間的第三條公路過江通道。
項目以服務公交和慢行出行為主,兼顧機動車通行需求,設計中特別增設行人與自行車道,未來市民可從河西大街步行或騎行直達江心洲。作為江蘇省級規劃重點項目,其建設將有效分流應天大街夾江大橋和江心洲長江大橋的交通壓力,緩解早晚高峰擁堵現狀,同時加強江心洲與河西CBD的10分鐘直達聯系,推動江心洲生態科技島開發及綠色出行體系建設。目前江心洲居民主要依賴兩條過境通道,新通道的建成將極大提升區域交通便利性,促進島城協同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