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長海路街道的汪女士,這些年生活中煩惱不斷——她的丈夫是公共戶口且已入獄,自己是這座城市的異鄉人,女兒尚且年幼,生活靠租房度日,還有沉重的經濟壓力......
“沒想到不是本地戶籍,還能有人惦記。”命運的轉折發生在一次“政策找人”的走訪中。長海路街道社工在排摸工作中,叩響了汪女士的房門,不僅面對面溝通交流,聆聽汪女士的困擾,還持續關心,主動建立聯系。微信對話框里的一條條問候、一聲聲關懷,如涓涓細流,悄然滋潤著汪女士的心。
生活的困難沒有停止。汪女士因婦科疾病住院,術后失血過多,連起身行走都成了奢望。得知消息的社工第一時間趕到病房,還邀請健康管理師,從專業角度出發為汪女士量身定制了一套康復方案。社工們時時叮囑她,“有任何不舒服,隨時聯系我們!”
房租是壓在汪女士肩頭的另一座“大山”。對此,社工們化身 “政策通”,對接街道社區事務受理中心,將廉租房申請政策掰開揉碎,向她耐心解讀。同時,社工幫她整理材料、填寫表格,每一個環節都細心指導。
考慮到汪女士有就業意愿,社工又搖身一變,成了“就業指導員”。結合她的實際情況,為她推薦了一份幫人燒午飯的臨時工作。“既能照顧自己,又能增加收入。” 這份工作,不僅緩解了經濟壓力,更讓汪女士重拾對生活的信心。
汪女士的故事,是長海路街道基層治理的生動縮影。當前,長海路街道積極開展“政策找人”,讓政府的兜底政策不是冰冷的條文,而是一種有溫度的守護。社工們創新推出“政策包+健康包+溫情包”的三合一服務模式,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讓困難群眾感受到家的溫暖。
政策找人、服務上門,讓每一份需求都被看見,讓每一份困難都有回應。這是“人民城市為人民”最溫暖的實踐,是長海路街道用愛與責任書寫的民生答卷。
文字 | 湯順佳
編輯 | 奚宇軒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