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中國的關稅戰以失敗和和解而告終。中國就是不松口之后,自以為是的特朗普走投無路了,現在中美對對方的關稅征收幅度顯著下降,了兩國的貿易又開始向正常的方向前進了,不過特朗普不甘心,還想找個出氣筒。
那么哪個國家可能成為特朗普的魚肉呢?美國的第一大債主有可能被特朗普干掉。
美國的三大海外債主發生了變化。2025年3月份,原來的第一大債主繼續減持美債,從第2位變成了第3位。原來的日本從第2位變成了第1位,而英國也上升了,變成第2位債主。而在這期間美債的市場曾經發生劇烈的波動。
原因就是特朗普于4月對中國等185個與美國有貿易的國家發動了對等關稅戰,結果導致中國等國家和美國的貿易出現了巨額的波動,影響了市場的信心,影響債券市場、股票市場、美元市場。
市場的波動超過了特朗普的設想,特朗普撐不住了。一系列發生的事件讓特朗普的信心進一步被摧毀后,所以特朗普說出來很多退步的措施,比如延緩90天增關稅、對中國做讓步等等,但是特朗普是不能甘心的。
他不認為自己的做法是錯的,認為自己的做法是對的,只是暫時遇到了挫折,所以說還找新的機會,結果越是幫助美國的國家越成了特朗普要收拾的魚。特朗普覺得這些國家因為太弱了,所以才主動討好美國,所以說越是軟弱越容易被宰。
而不是像中國那樣,中國非常強硬,越對抗,美國的損失越大。日本持有的美債規模已經達到11,308億美元,僅在3月份就增加了49億美元,成為美國第一大債主,當然要成為特朗普的肥羊了。
那么日本持有的美債從哪里來呢?在3月份,中國減持了189億美元的美債,中國現在持有的美債只有7,654億美元,顯然中國減持的美債被日本拿去了一部分。剩下應該被英國拿去了,所以在英國成為第二大債主。
這是世界各國持有美債以來,中國持有的美債第1次比英國低。在中美關系在已經緩和的情況下,中美貿易額走向正常,中國為什么還要減持美債呢?這個時候中國減持美債已經不是中美關稅戰所引起的危機了,而是美國的經濟仍然不穩定。
比如美國的利息仍然比較高,美國的通脹也沒有明顯下降。另外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戰并沒有停止,雖然延期90天征收,但是關稅仍然在10%以上,超過了很多商品的利潤,所以美國的經濟有可能崩潰。
中國如果仍然持有很多的美債,風險還是比較大的。為了防范于未然,中國必須未雨綢繆。實際上即便持有7,650億美元的美債,對于中國來說仍然是比較有危險的。這個數目不是一個小數目,關系到很多中國企業、的家庭和個人的生存,所以中國還有可能繼續減。
日本和英國有可能繼續加。人們發現英國持有的美債增加了近300億美元,現在達到7,790億美元。也就是說英國除了接盤了中國拋出的美債之外,還從美國國內或是其他國家所持有的美債中得到一部分。
人們都知道英國自脫歐后以后經濟情況非常糟糕,英國向烏克蘭提供大量的武器并參與對俄羅斯制裁,這都影響英國的對外貿易合作。就在前不久,當澤連斯基和美國總統特朗普等三個人在白宮發生爭吵的時候,英國還要向烏克蘭提供巨額的援助。
英國的汽車出口、鋼鐵鋁出口還遭受到了特朗普關稅大棒的打擊,英國哪有錢去購買美國的國債呢?英國不敢與美國對抗,英國希望得到美國的軍事保護,所以在經濟上就要對美國讓步。
所以說在特朗普發動對等關稅戰之后,英國是第1個與美國完成談判的國家,對美國作出了巨大的讓步。不但接受美國對英國征收10%的關稅,還決定對美國很多商品減免關稅。所以繼續購買美國的國債就不奇怪了。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是全球制造業中心,有很多貿易伙伴。另外中國也不想做美國的附庸,所以中國要與美國斗爭。中國從2022年4月份就開始不是美國的第一大美債持有國了。
2018年美國對中國發動經貿戰以后,中國就開始未雨綢繆,防范中美經濟下滑對中國經濟造成沖擊,就開始大量減持美債了,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小幅度慢跑,減到2022年4月份,終于擺脫了美債第一大持有國的地位。
現在中國持有美債的數量幾乎是最高峰值的一半。2011年中國持有美債的規模曾經達到1.3萬億美元。中國經濟正在發展,需要大量的外匯,包括美債、美元和美國股票等等,中國現在減持美債,如何確保中國的外匯資金安全?
實際上中國正在用其他一些貨幣和等值物品來取代美債留下的空缺。有些產品還是通用產品,所以非常安全。這些年來中國增加了歐元和增加了黃金等資產的儲備。中國用黃金、歐元、英鎊等產品取代美元和取代美債是對美國的一個警告。
中國在緩慢地拋售是給美國留下時間以讓美國糾正錯誤,否則中國就一下子就拋售了。可惜的是,美國直到今年5月12日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終于完成了關稅的第一次談判,但是這個時候對中國的重傷害已經造成了,所以中國還要繼續療傷。
中國就不得不在完成關稅談判之后繼續拋售美債。2025年4月末,中國的黃金儲備已經達到73,77萬盎司了,環比增長7萬。據了解,最近6個月中國一直在增加黃金儲備。隨著中國黃金儲備的繼續增加,中國拋售美債的底氣將繼續增長。
這些情況引起了美國很多政府官員的擔心。美國正在推動對華貿易逆差下降,然而中國卻在推高美債的收益率,使得美債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美國現在有36萬億上下的美債,很多美債都到了要償還本金和利息的時候了。
現在美國想發行新美債,用拆東墻補西墻的辦法,后來維持美國的經濟運轉,可是中國拋出美債以后卻導致美債市場繼續波動。美國想通過發行新美債再融資就變得難上加難了。英國增加美債的持有量,填補了中國的空缺,不會幫助美國嗎?
要知道日本也增加了呢,可是這兩個國家的經濟情況并不好,繼續持有美債的能力有限。另外這兩個國家購買美國商品的能力也有限,所以說對美國的經濟復蘇沒有太大的幫助,僅僅是錦上添花而已。
比如日本在向太平洋排放核廢水以后,中國停止采購日本水產品,日本經濟遭受重創。特朗普對日本的關稅政策讓日本經濟再次遭受重創,日本參與俄烏沖突導致日俄的貿易額下降,也影響了經濟的付出。
日本一邊增持美債,一邊可能采取其他措施影響日美貨幣的匯率。日本去年的時候曾經這么干過,曾經被美國警告過,但是日本為了生存,可能不得不再采取這種辦法。
特朗普對日本實施關稅戰的時候,日本的這種想法會更加明顯,否則日本就可能生存不下去了。畢竟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銷售和原料進口都嚴重依賴國外。不過正是這種劣勢導致日本會成為美國拿捏的國家。
上個世紀日本發展起來以后,美國曾經脅迫日本簽訂廣場協議,讓日本經濟一蹶不振。這些年日本加大對中國的投資、加大向中國出口商品,經濟有回轉,然而現在日本不想為特朗普的關稅戰買單,而中國也不肯向美國屈服。
所以,特朗普為了推動美國的貿易逆差下降,很可能不再采用各個擊破的辦法,原來特朗普想針對每個國家都進行打擊,迫使每個貿易逆差下降,現在特朗普很可能有所取舍,比如在保持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不變的情況下,讓美國對日本的貿易逆差加大縮小。
這樣在總體上就可以降低美國的對外貿易逆差。那么美國怎樣脅迫日本呢?由于日本具有劣勢,美國可能是用軍事威脅的方法強迫日本接受美國的產品。在前幾次的日美關系談判中,美國就曾經發出這樣的要求,但是日本拒絕了。
日本首相石破茂曾經表示,不會為了美國而損傷日本的利益,不過現在看來,日本也可能向美國進行妥協,接受美國的宰割。
也就是說再次接受類似廣場協議的協議,這不是推測,是日本已經表達了這方面的態度。
有消息稱日本考慮在與美國的關稅談判過程中作出巨大讓步,從而換取美國降低對日本的關稅稅率。
美國到底會不會拿日本開刀?這個基本上不用懷疑。那么日本到底會不會向美國妥協?這個還在兩說之間。日本經濟擔當大臣是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他認為要和美國的關稅戰對抗到底,他還將第3次參加日美關稅談判。
但是就怕日本高層被美國嚇破了膽,最后向美國做讓步,但是這樣做會讓日本一蹶不振。特朗普已經保留了對其他國家10%的基本關稅,美國保持的時間長了,日本受不了,更何況美國還可能讓日本接受更多的不合理條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