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西安,陽光透過移動營業廳的玻璃幕墻,在服務臺投下斑駁光影。當多數人熟練地用手機掃碼、取號時,總有一群身影略顯遲疑——西安移動的營業廳里,工作人員正用一杯溫水的關懷、一堂課的耐心、一次俯身的指引,為銀發群體搭建跨越數字鴻溝的“暖心橋”。
細微之處顯真情,服務真章暖人心
在海星智能廣場營業廳,崔寧寧的服務堪稱“適老模板”。她敏銳地察覺到老人面色疲憊,立刻取出營業廳常備的血壓儀,一邊輕聲細語地講解高溫防暑知識,一邊熟練地為老人測量血壓。當得知老人想要查詢話費卻對智能手機操作一竅不通時,她毫不猶豫地蹲在老人身旁,用手指逐行演示查詢步驟:“您瞧,點這兒‘服務’,再點‘話費查詢’,咱們把字體放大些,這樣看得更清楚……”老人緊緊握著她的手,動情地感慨:“丫頭,你比我的親閨女還貼心吶!”
這樣的“超預期服務”絕非偶然。在未央路營業廳,工作人員全程陪伴老人辦理業務,從取號到填表,每一個流程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老人詳細拆解,甚至在攙扶老人下臺階時,還不停地反復叮囑:“大爺,您腳下留意著點。”在灞橋紡正街營業廳,工作人員康雨宣為使用老年機的退伍軍人更換 SIM 卡,全程手持手機完成人臉識別,始終站立服務,直至業務圓滿辦結。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實則隱藏著西安移動的“適老密碼”:并非僅僅是簡單的流程適配,而是用“攙扶的臂彎”和“溫熱的掌心”,讓老人真切地感受到被尊重、被悉心照顧的溫暖。
數字課堂解困境,反詐防線筑平安
“孩子們老是提醒我別亂點鏈接,可這詐騙套路到底都有啥呀?”在人民中路營業廳的“暖心數字課堂”上,工作人員攤開大字版反詐手冊,用紅筆著重圈出“虛假紅包”“養老理財”等常見的高頻陷阱,逐字逐句地為老人們拆解案例。在進行觸屏教學時,她們總會先細心地幫老人把手機字體調到最大,再存入緊急聯系人號碼。這些貼心的“課前準備”,源于對老年群體需求的深度洞察與精準把握。一位阿姨通過視頻通話看到海外孫女的笑臉時,眼角滿是笑意的皺紋如同月牙般舒展:“原來這小小的屏幕里藏著這么多歡樂和熱鬧!”
西安移動已在全市多個營業廳開設“數字課堂”,累計服務老年客戶超 5000 人次。課程內容豐富多樣,從手機基礎操作逐步延伸至健康碼申領、智慧就醫等與老年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場景。與此同時,針對老年人容易受騙的特點,營業廳同步推出了“反詐科普角”,通過真實案例模擬、防騙口訣順口溜等生動有趣的形式,為老人筑起一道“聽得懂、記得住”的安全防線。
故障搶修展專業,長效守護穩民心
“我這手機沒信號都好幾天了,可把我急得晚上都睡不著覺!”互助路營業廳里,一位老人的焦急求助打破了午后的寧靜。臺席工作人員立刻啟動“老年客戶綠色服務通道”,僅用 10 分鐘就完成了手機檢測、網絡設置重置,還貼心地用便簽紙寫下“飛行模式開關位置”“緊急呼叫操作步驟”交給老人。
這樣的“極速響應”背后,是西安移動為老年客戶量身定制的“三重保障”:營業廳專門設立“銀發專席”,確保老年客戶能夠優先接待;建立“適老故障處理臺賬”,詳細記錄每位老人的設備型號、常用功能需求;針對獨居老人,提供“每月一次上門巡檢”服務,服務內容涵蓋話費查詢、手機清潔、線路排查等多個方面。正如那位在意見簿上寫下滿頁感謝話語的老人所說:“你們不僅修好了我的手機,更讓我心里踏實了,知道遇到問題有人管、有人幫。”
當暮色漸漸浸染營業廳的玻璃幕墻,崔寧寧們的工作仍在繼續。她們會逐一仔細檢查休息區的血壓儀電量,認真整理數字課堂的課件,為次日前來辦理業務的老人提前備好放大鏡版業務單頁。這些看似瑣碎的日常,匯聚成了西安移動“心級服務”的溫暖注腳。在這里,沒有科技與年齡的激烈對抗,有的只是用人文關懷搭建起的橋梁,讓銀發群體在數字浪潮中能夠從容、安心地前行。正如一位參與數字課堂的老人在留言簿上深情寫道:“曾經我害怕碰手機,現在卻盼著來‘上課’,因為這里有比屏幕更溫暖的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