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湖南省殘聯供圖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石文君 長沙報道
5月20日上午,第七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事跡報告會在長沙舉行。
報告會分為聲聲不息、創新有為、守望相助三個篇章。7位全國自強模范和助殘先進用質樸的語言和真摯的情感講述了親身經歷,展現了新時代殘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風貌。
他們中,有的坐在輪椅上投身公益事業,有的破繭重生成為獨臂大學教授,有的在技術創新中不斷突破自我,有的在學術領域勇攀高峰,有的則在創業路上帶領鄉親增收致富。他們結合自身故事,圍繞特殊教育、助殘就業、無障礙建設、科技助殘、公益等多個領域,講述了如何克服重重困難,從人生的低谷走向光明,并在各自崗位上幫助更多殘疾人實現幸福生活。
記者看到,活動現場觀眾深受感動,對自強之音報以陣陣掌聲;亦看到榜樣力量與殘疾人事業發展“雙向賦能”,相得益彰。
模范故事直擊人心,現場觀眾深受震撼
“在現場聽了黃鶯老師的故事,讓我很感動。我第一次了解到她,是在短視頻平臺上,她和室友的故事,被網友親切地稱為,當代的‘史鐵生和余華’。”姜欣瑤是湖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24級的學生,她向《華夏時報》記者回憶起自己對全國自強模范黃鶯的“初印象”。
“既然選擇了融合教育,就一定要堅定地走下去,再難也要堅持,再苦也要挺住——黃鶯老師所分享的故事令我一次次地動容,真正的強大不是完美,而是以殘缺之軀拼湊出自己完整的夢想,精彩的人生。”姜欣瑤表示,未來自己也會繼續關注殘疾人的需求,投身公益事業,傳遞生命的韌性,讓更多的人受益于不屈的力量。
7位全國自強模范和助殘先進的故事也感動著不少殘疾人工作者。
“倍加感動、倍受鼓舞、倍增動力。全國自強模范們的人生經歷,讓我感受到了殘疾人的堅韌不屈、百折不撓。殘疾人自強典型的奮斗精神,完美詮釋了‘生命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的堅韌。在今后的殘疾人就業服務工作中,我會將此次宣講會帶來的靈魂觸動與心靈感動,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內在動力,不斷提升自身服務能力和水平,努力成為殘疾人信得過、靠得住的知心人、貼心人,助力更多殘疾人共創共享幸福美好生活,為殘疾人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湖南省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中心肖望熹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說道。
湖南省政府殘工委秘書處曹伊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此次報告會讓其深刻感受到了,身體的局限并不能阻擋殘疾人追求平等融合教育機會的腳步。
“只要有信念和堅持,就能克服一切困難,實現自我價值,殘疾人也能創造無愧于時代的精彩人生,今后我會更積極、主動、有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堅定理想信念,奮發有為,把第七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事跡報告會的精神貫穿到實際工作中,為殘疾人搭建展示自我、實現價值的平臺,推動營造全省尊重、理解、關心、幫助殘疾人的‘友好友善’社會氛圍,為全省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曹伊說道。
報告會現場,還有不少扶殘助殘的企業代表聽完演講內容后,獲得了新的啟發與思考。
“我從他們身上汲取到了力量,我也會將這種力量和這束光傳達給我們安邦的117位殘友們,讓他們繼續在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活出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我會以全國自強模范為榜樣,繼續前行,攀登屬于自己的高峰。”湖南安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公益事業部部長齊文英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強模范的精神讓自己更加明確生活目標和人生方向。
傳遞自強模范精神,湖南榜樣與殘疾人事業發展“雙向賦能”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本次7位發言代表中,有2位湖南省“東道主”——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生導師扶婷和湖南勝天無障礙旅游服務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楊育,二人均在第七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上榮獲“全國自強模范”。
報告會現場,扶婷分享了從自助到助人的轉變歷程,講述其克服低谷、投身法律助殘事業的勵志故事;楊育則回顧了從關愛留守兒童到環保行動、公益助殘,再到配合政府開展無障礙環境建設工作的心路歷程——他們的故事不僅是個人自強奮斗的縮影,更折射出湖南省殘疾人事業發展的系統性支撐。
事實上,湖南省殘疾人服務體系建設為個體突破提供了堅實的土壤。
2023年、2024年湖南省殘疾人就業創業、康復服務、托養照護、組織建設等22項工作經驗在全國作典型推介,“殘疾人服務‘一件事’”被納入全國第一批“一件事”典型經驗做法。湖南省殘聯還在全國首創建設殘疾人友好單元,目前全省已有240多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等踴躍申報建設。
在殘疾人基本保障方面,湖南省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率、輔具適配服務率年均分別超過95%。省適齡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7%。對全省9.4萬已納入范圍的農村殘疾人開展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就業增收。年均為2萬名殘疾人提供托養服務。
在殘疾人就業服務方面,2023年和2024年,湖南省年均新增殘疾人就業2萬人,殘疾人大學生就業率年均超過94%。2024年湖南省面向全國成功錄用殘疾人公務員100名,招錄規模為全國之最。
此外,湖南省殘聯還制定了殘疾人友好醫院、友好學校、友好社區、友好企業等4項地方標準,并與愛心企業合作,實施“友好湖南”系列助殘公益項目47個,受益殘疾人4.8萬人。
湖南省良好的扶殘助殘氛圍,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殘疾人模范和殘疾人工作者,正是在當地政策支持與服務體系持續完善的環境下,越來越多像扶婷和楊育這樣的殘疾朋友得以突破人生邊界,綻放生命光彩。而他們也將以此次獲得“全國自強模范”榮譽為新起點,繼續為殘疾人事業發展奮斗。
“我們獲得自強模范這一榮譽,都離不開社會、家人、朋友的托舉和幫助。”在扶婷看來,榮譽屬于他們所有人,她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未來自己將繼續做好本職工作,盡她所能為更多殘疾人提供公益法律服務。
責任編輯:周南 主編:文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