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71歲的何伯將一面印有“術精德厚斬癌魔,七年天倫創標桿”的鮮紅錦旗送到澧縣人民醫院肝膽胰脾外科羅小軍主任的手中。錦旗背后,是一段醫患同心抗擊肝癌的感人故事,更是該院肝膽外科以精湛技術守護生命的生動見證。
早篩早治,精準手術點亮生命曙光
2018年,何伯在一次常規體檢中被確診為肝細胞性肝癌,腫塊直徑達8cm。面對突如其來的噩耗,他一度陷入絕望。幸運的是,得益于早期篩查的及時性,腫瘤尚處于可根治階段。澧縣人民醫院肝膽外科團隊迅速啟動多學科會診,為其制定了“根治性手術切除+精準輔助治療”的綜合治療方案。
手術是肝癌治療的核心環節。肝膽外科團隊憑借豐富的經驗,在徹底切除病灶的同時,最大限度保留了健康肝組織,確保術后肝功能穩定。肝膽外科主任羅小軍副主任醫師介紹:“肝癌根治術對手術精度要求極高,既要‘切干凈’,又要‘保得住’,這依賴于術前精準的影像評估和術中精細的解剖操作。”術后病理證實,腫瘤切緣陰性,為何伯的長期康復奠定了堅實基礎。
科學隨訪,個性化治療筑牢康復防線
手術的成功僅是第一步。針對肝癌易復發的特點,團隊為何伯量身定制了“免疫靶向聯合抗病毒治療+個體化復查”的術后管理方案。通過抑制腫瘤微環境、激活免疫系統的靶向藥物,結合每3個月的超聲、CT及腫瘤標志物動態監測,實現了對病情的全方位把控。
“肝癌治療是一場持久戰,患者依從性至關重要。”主管醫生張朝杰副主任醫師表示。七年來,何伯嚴格遵循醫囑,定期復診,積極配合治療。2023年,他成功跨過“五年生存期”這一關鍵節點,達到臨床治愈標準。這一成果,不僅印證了規范化治療路徑的科學性,更凸顯了醫患攜手、長期管理的價值。
技術為刃,仁心為盾鑄就生命奇跡
如今的何伯面色紅潤、精神矍鑠,重拾攝影愛好,活躍于公益事業。他感慨道:“是醫生們用‘一把刀’斬斷了病魔,用‘一顆心’守護了我的健康。”他的康復,成為該院肝膽外科技術實力的鮮活注腳。 何伯的案例,正是‘早篩早診、精準手術、科學管理’三位一體模式的成功實踐。近年來,科室依托微創手術、分子靶向治療、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等前沿技術,肝癌五年生存率顯著提高。
以患為本,砥礪前行再攀技術高峰
一面錦旗,承載著患者重拾健康的喜悅,更寄托著對醫者的信任與期待。未來,澧縣人民醫院肝膽外科將繼續深耕肝癌精準診療領域,推動多學科協作(MDT)模式優化,探索個體化治療新路徑,同時加強健康宣教,普及肝癌早篩理念,讓更多患者受益于醫學進步的曙光。何伯的故事,不僅是一例醫療技術的勝利,更是一曲醫患同舟共濟的生命贊歌。在對抗癌魔的征程中,醫院將以技術為矛、以仁心為盾,持續為百姓健康保駕護航。
來源:指尖新聞
作者:羅小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