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徐詩瑜)浙江東部,“活著的古漁鎮”象山縣中央,1.5萬平方米的腫瘤防治大樓拔地而起。另一側,湘贛邊界,“一河詩畫,滿城煙花”的瀏陽,超級鄉鎮衛生院的奇跡正在上演:57家醫療衛生機構2024年診療量達1000多萬人次,市域內就診率在96%以上,基層就診率達72%。
全國縣域腫瘤防治中心聯合體首席專家顧問、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原院長趙平將縣醫院的破局瞬間稱之為“雞毛也能飛上天”的時刻。這是基層醫療服務美好的愿景:鄉村患者在自己的家門口,便能獲得和省市同質化的醫療服務。2025年是國家衛健委“千縣工程”計劃實施的第五年,在臨床五大中心的腫瘤防治中心建設上,一些“逆襲生長”的縣醫院試圖突圍。
5月18日,全國縣域腫瘤防治中心聯合體首席專家顧問、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原院長趙平在第十二屆縣域衛生發展大會。受訪者供圖
縣醫院組建腫瘤中心
和腫瘤打交道30余載,趙平時?;叵肫鹨粋€個讓人心痛的場景:鄉村患者背著大大的包裹,乘坐十幾個小時的綠皮火車,到舉目無親的陌生都市,徘徊在醫院的各個角落,焦急地需求醫生診治。曾在山溝溝里插過隊的趙平對異地就醫的艱辛深有感受,人財兩空的結局時常刺痛著醫者的心。
2009年,趙平組織國家癌癥中心對全國惡性腫瘤流行數據的調查發現,我國農村腫瘤的死亡率、發病率比城市要高出5.4個百分點。一旦罹患惡性腫瘤,6億農村居民能到哪里就診?縣域腫瘤醫療資源的匱乏,迫使大量鄉村患者舍近求遠,到陌生城市求醫。
2005年,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原院長趙平在湖南湘西為苗族婦女檢查頸部腫瘤。受訪者供圖
趙平在2010年對縣醫院的調研中發現,縣域醫院難以履行腫瘤防治的職責。山西兩縣每年外轉的患者2500人,湖北某市每年轉出的腫瘤患者人數高達3000人,鄉村患者在遠方的大城市很難得到理想的診療服務,當地的流失的醫保資金卻高達30%~40%。
加強基層醫院腫瘤??平ㄔO迫在眉睫?;鶎幽[瘤防治到底應該由誰來做?2019年,趙平考察了江蘇海安市人民醫院的腫瘤中心建設,此前,患者大多前往上海、南京、南通求醫,海安腫瘤中心建成后,一半以上的患者主動選擇留在本地治療。而在縣城里,他們就能用最先進的放療技術治療多種癌癥。
“千縣工程”“強基工程”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政策相繼發布后,腫瘤科在全國多個縣市如雨后春筍般建了起來,大醫院的虹吸又帶來了新的挑戰。浙江省嵊州市人民醫院院長楊松斌介紹,嵊州乘高鐵到杭州不過40分鐘,不少省級醫院都把通醫班車開到了嵊州市民的家門口??h醫院想要留住患者,必須要在診療上做得和省級醫院一樣好。
而診療的水平,自然離不開專家人才。湖南省石門縣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熊松明坦言,高層次人才匱乏是縣醫院長期的痛點,多年來,石門希望引進一名醫學博士,至今未能實現。
5年200萬重金引人才
楊松斌認為,嵊州市人民醫院的轉折是在2022年放療設備引進之后,全方位的腫瘤診治體系建起來了。當時,腫瘤患者外流是腫瘤防治中心面臨的大問題,為了找出應對方案,醫院回訪發現:不少腫瘤患者當天未得到明確診斷,隔天就前往杭州就診。腫瘤防治中心的八個腫瘤板塊各自為營,導致了很多病例無法在第一時間明確診斷。
2025年5月,浙江省嵊州市人民醫院腫瘤放療科醫生為患者放療。受訪者供圖
為了改變患者外流的趨勢,腫瘤防治中心積極開展腫瘤多學科會診(MDT):任何一位腫瘤初診的病例都會實時上傳到MDT平臺,第一時間開展??茣\。為了提升患者的就診體驗和“家門口”就醫的優勢,嵊州市人民醫院開展日間化療,患者可以選擇白天到醫院化療,晚上回到家人的懷抱中。一名患者在選擇日間診療后感嘆:“終于不用拖家帶口一趟趟跑到杭州了?!?/p>
吸引高層次人才的方式是實打實的經費支撐。一方面是柔性人才吸引,嵊州籍的專家一批批回鄉義診;爭取到政府的人才專項經費后,從博士生到學科帶頭人的各項補貼分5年發放,總額從200萬到245萬不等?!敖?年來,在腫瘤專業方面,我們引進了6名碩士研究生,一名學科帶頭人,培養了一名博士生。”楊松斌感嘆,人才的確留住了腫瘤患者,如今每年接受放療的患者超過千人。
為了讓人才不流失,湖南石門的辦法是打造“家文化”。熊松明介紹,為了讓員工“安居樂業”,石門縣人民醫院辟出4棟高樓作為員工宿舍,70%的醫院員工在院內居住。針對員工最牽掛的下一代問題,醫院成立人醫托管班,為2歲到6歲的員工子女提供靈活的小時托、日托、月托等服務;411名學齡兒童可以選擇放學后互助托管,讓員工無后顧無憂。1000多名員工的興趣愛好也被考慮在內,醫院成立包括跑步、登山、游泳、書法等19個興趣小組,活動場地一應俱全,經常性組織活動。
2024年底,湖南省石門縣人民醫院腫瘤放射治療中心醫生正調試儀器設備。受訪者供圖
有些醫護人員不愿意外出進修,熊松明考究背后的原因,發現是進修期間的待遇不高,阻礙了年輕人向外闖的心。為了彌補這種缺憾,石門縣人民醫院提出“讓醫務人員有尊嚴地去進修”,保障了進修人員的待遇。
“我們只是湖南山區的一個小小縣城,經濟不算發達,但在湖南的縣域醫院中離職率非常低?!碧崞饘θ瞬诺母冻?,熊松明是驕傲的,家文化便是如此,舍得付出,甘愿充當后盾,也希望他們在大好天地施展抱負。人才的能力提升也讓??瓢l展取得了突破:2024年,該院胸部腫瘤微創治療團隊胸腔鏡手術超過100臺。
腫瘤分級診療制度建起來了
提到縣醫院的突圍,瀏陽是繞不開的地方。幾年前,瀏陽每年新發的惡性腫瘤患者為3000余例,外流醫保資金近20%,其中一半是惡性腫瘤患者,域外就診導致當地年醫保資金流失近1億元。
“惡性腫瘤新發患者逐年增加,區域就診率卻越來越低,其痛點就在區域診療能力不足,分級診療體系不完善?!睘g陽市人民醫院院長周明亮介紹,2018年,瀏陽市人民醫院牽頭成立瀏陽市腫瘤防治??坡撁?;瀏陽市40余家醫療單位、323家行政村衛生室均加入,明確各級職責:市級單位負責規范診療和能力提升、鄉鎮醫院和村衛生室醫師負責為屬地腫瘤患者的家庭醫師團隊服務,形成縣、鄉、村塔型組織管理架構;組織專家編寫區域腫瘤防治指南,開展腫瘤防、篩、診、治、管全周期管理,為百姓的生命健康提供堅實保障 ,真正做到“大病不出縣”造福一方百姓。
4家三級醫院、9家二級醫院、36家鄉鎮衛生院、323個鄉鎮衛生院編織的區域醫療網絡不僅留下了本地患者,也吸引了周邊縣市的患者?!敖縻~鼓、上栗兩縣目前還沒有腫瘤規范化治療中心,到南昌需要驅車2-3個小時,但選擇來瀏陽只需要1個小時,很多老表都愿意就近診療。”周明亮表示,也基于這種地緣優勢,瀏陽正在探索湘贛邊區域性腫瘤防治的發展模式。
在象山,小區域中心的診療模式也初見端倪。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第一人民醫院(浙大一院象山分院)醫療健康集團醫院顧問左偉介紹,該院一棟樓一站式的腫瘤防治中心內建起了十大單病種中心:肺癌、胃癌、食管癌、腸癌、肝癌、宮頸癌……根據象山縣2023年至2024年胃癌、肺癌、乳腺癌等篩查數據顯示,早篩早診每提高1%,五年生存率可提高10%。
2025年1月,浙大一院象山分院常務副院長葉于富帶領團隊開展肝門部膽管癌根治術+門靜脈切除重建術(右二)。受訪者供圖
縣醫院是進行腫瘤早篩早診最重要的驛站,縣-鄉-村三級聯動,能為腫瘤早診早篩提供新的視野?!俺嗽缙诎┌Y的患者診治,中晚期的癌癥患者即使去域外就診,也可能會回來繼續治療,縣醫院能做的就是應收盡收?!弊髠ソ榻B,除了診療能力的提升,縣醫院的另一塊金字招牌是“感動服務”,家門口的醫療就要強化服務的溫度。
在左偉看來,基層衛生就像一顆顆種子,只要愿意向下扎根、生長,就可能迎來一個絢爛的春天。早篩早診的措施贏得了樂觀的生存結果:2024年,象山縣域患者就診率達92.98%,縣域腫瘤患者就診率90.06%,腫瘤患者五年總生存率達52.5%,人均期望壽命達82.85歲。
縣域名醫院不再是天方夜譚了,截至2025年5月,已有766家縣級醫院加入全國縣域腫瘤防治聯合體,縣域內常見病、多發病的就診率達到90%以上。趙平開始嘗試一種新的縣域互助模式:下一步,縣醫院之間可以相互幫扶,讓更多腫瘤中心實現高質量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