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就在我們沒有人注意的時刻,房地產領域正在發生一件力度空前的救市行動。這一次的救市行動有可能改變接下來房價的趨勢和節奏。
允許我賣個關子。等會兒再給大家揭曉答案。
有心的朋友應該已經觀察到了一些跡象。這個信號出現在股票市場上。
在5月19日,房地產板塊出現了反常的上漲。截止到當天收盤,79只成分股中有74只都是上漲的。其中沙河股份、電子城、華夏幸福、等多只股票漲停。
大家知道,房地產板塊是個萬年深坑的板塊。往常時間經常處于裝死不動的狀態。為何突然在5月19日出現大漲呢?
那一天也并沒有非常明顯的利好。不僅沒有利好,反而出現了利空。
當天是統計局公布4月經濟數據的時刻。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數據出爐。4月的房地產數據差強人意,相較于3月份,樓市的數據下滑了。尤其是二手房,3月份70個大中城市的二手房上漲的城市數量下降了,從3月份的14個變成了4月的6個。
那在沒有利好甚至利空的情況下,房地產板塊集體異動是為什么呢?
熟悉去年節奏的朋友都知道,去年4月中下旬房地產板塊就出現了異動,然后等到4月30日的重要會議里,出現了房地產方向的大轉向,正式開始去庫存。然后5月17日就有了去年第一次史詩級的救市,首付比例有史以來第一次被下調到了15%。
今年的此時,房地產板塊異動是不是又是提前反映了接下來的救市大動作。在關于房地產方面是不是出現了不同以往的利好?
這就是接下來要告訴你的救市的大動作。
這一次的救市不同于以往,不是常規的限購限貸政策出臺,也不是轟轟烈烈的多箭齊發,而是潤物細無聲的花錢救市。
2
房地產行業從救市以來,各種大大小小的政策已經出了很多。
隨著各類限購限貸、限售行政性政策的取消,契稅等政策的調整以及首付比例、貸款利率的下調。
就在前兩天,LPR下調了10個基點。本來背房貸的朋友們指望著房貸能夠同步下降。然而不少城市的房貸利率沒有下調。
為什么呢?因為銀行上調了基點。
以鄭州為例——
調整之前的房貸利率是LPR-60BP,調整之后的房貸利率是LPR-50BP。
雖然央媽下調了LPR,但是基點上升,直接抵消了LPR的下降。
這說明一個問題, 短時間內房貸利率的下調到底了。
也是在告訴我們能出的政策基本上都已經出了。能給的利好已經給了。
所以說到今天能夠起到明顯的大招已經不多了。
而現在對房地產唯一一個最有用的大招就是花錢。
通過花錢,收儲土地和商品房直接給市場降庫存。
房地產的問題,說到底還是供求關系的問題。前幾年土地供應過多,商品房供應過多,而商品房的需求減少之后,就影響了房價。
要想讓房價止跌回穩,要想讓房地產的供求關系恢復平衡。最直接的最快的方式就是國家隊下場購買土地和商品房。
而現在這件事情正在進入到大規模推進的初期。
根據克爾瑞的統計,截止到5月13日,全國擬收儲總規模達到了3918億元,涉及城市達到171個。其中明確涉及宅地的規模達到了6565公頃。
這是自去年5月收儲政策出來之后,土地收儲第一次進入到爆發期。
在此之前,截止到去年年底,收儲的動作是比較緩慢的。
去年5月份高層提出了對未售商品房和閑置土地進行收儲的動作。央媽給了3000億的保障性住房再貸款。
到了9月份,央媽的資金支持比例從60%改為100%,變成了5000億。
到這個時候,雖然有貸款政策的支持,但是各個地方城市的收儲動作依然在龜速狀態。
到了11月份,在收儲上上面開了一個口子,允許地方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來收儲閑置土地。
再往后,給予地方專項債的額度有了,去年新增2萬億,今年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4.4萬億,比去年還多了5000億。
資金的口子打開了,有錢了之后各個地方和城市的收儲工作就提上了日程。
收儲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直接下場收儲未售的商品房,一種是收儲閑置未開發的土地。
一個是去化的狹義庫存,消化的是拿預售證之后的在建和已建成房屋。
一個是去化的廣義庫存,消化的是未來一到兩年內會進入商品房市場的宅地。
截止到今年的2月份,有超過32個城市發布了收儲未售商品房的細則,70多個城市公開發布房源征集公告。
但是按照過去經驗來看,存量商品房存在一些卡殼的問題。收購價格開發商和收購方不好談攏。
于是今年1月份后,收儲的工作主要方向從閑置土地開始,收儲的速度猛然加快。
3
土地收儲的進度是指數級的增長。給你們看幾個數據。
1月份土地擬收回面積161公頃,擬收購36億。
2月份土地擬收回面積1452公頃,擬收購486億。
3月份土地擬收回面積3939公頃,擬收購金額1060億。
4月份土地擬收回面積7198公頃,擬收購金額1730億。
過去4個月,擬土地收儲的單月規模翻了48倍。進入到二季度之后,閑置土地擬收儲規模大爆發。
這次的土地收儲也是結合各個地方和城市的情況,按照城市能級來看,主要收儲的是三四線城市。
三地線城市擬收儲5437公頃,占了擬總收儲面積的84%。收儲金額1659億元,占了收儲金額的74%。
從閑置土地收儲的城市和土地屬性上看,主要收儲的是三四線的土地,一二線城市邊緣地塊的土地。
可以這么理解,收儲的大多是無法靠市場去消化的土地。
這些土地即使蓋了房子拿出去賣,在商品房市場上也不會受歡迎。
這種做法就是用的去庫存的雙軌制。
一二線城市能夠靠市場去庫存的地塊,能夠給市場提供好房子的地塊就蓋成房子,賣給市場上有需求的消費者。
三四線城市的地塊,一二線城市邊緣地塊無法靠市場去庫存,就采取收儲的方式消滅庫存。
就各個城市收儲的規模來看,已經有13個城市收儲的規模超過了100公頃。收儲規模最大的是鄭州,擬收儲273公頃,冠絕全國。收儲金額最高的是西安,西安的擬收儲金額高達125.6億。這對這兩個城市的房價止跌回穩起到不小的作用。
收儲是最直接的消滅庫存的手段。
按照克爾瑞的測算,今年1-4月的擬收儲規模,相當于為2025年樓市的去庫存加速54%,全國廣義庫存去化周期下降超過2個月。
這還只是今年1-4月份的數據。進入到二季度之后,專項債收儲政策進入到了密集發布期。5月份和6月份的土地收儲規模也不會小。
以上所有的收儲資金都是來自于3月份的預算框架。后續還不會繼續加碼呢,也是存在這樣的可能。
這應該是救市最給力最誠心的大招。其余的大招都只是撐得了一時,只有收儲,是從根本上改變供需結構。
當收儲逐漸成為消滅庫存最直接的手段時,樓市的供求平衡就不會太遠。那止跌回穩是有希望實現。
救市,又上了另一個正軌。而這個正軌,才是托底的定海神針。
及時獲取房產一線市場情況,我們盡全力幫你找到確定性的方向和答案,抓住更多好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