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7
“我熱愛科學技術,對科技創新充滿向往,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動手實踐和創新思考,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我是一名工作在重慶小面產業戰線上的科技工作者,是傳統美食科技匠人,破譯小面保質密碼,匠心革新工藝,智立行業標準,以科技守護舌尖安全,讓重慶味道香飄世界,譽滿全球。”
5月21日,2025年大渡口區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全國科技活動周主題活動暨大渡口區第二屆公民科學素質大賽在重慶市巴渝學校隆重舉行。本次活動以“矢志創新發展 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旨在弘揚科學家精神,激發全區科技工作者與青少年的創新熱情,提升公民科學素質。
活動現場,大渡口區授予重慶市第三十七中學校、重慶市大渡口區西辰小學?!按蠖煽趨^科普學?!狈Q號,并對大渡口區第三屆青少年機器人大賽一等獎獲得者、2025年大渡口區科創之星、2025年大渡口區科技工作先進人物進行了表彰。
近年來,大渡口區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全區緊扣全市“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和“416”科技創新布局,突出“四鏈”融合“四側”協同,加快培育大數據智能化、大健康生物醫藥、新材料、生態環保、汽摩配套、重慶小面等六大百億級產業集群。這些成就的取得,離不開廣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和無私奉獻。
“科技讓醫學更加溫暖。借助科技的力量守護群眾的健康,是我們無數醫學科技工作者的終極目標。”活動現場,多位大渡口區科技工作先進人物上臺宣講,分享了他們在科技創新道路上的感悟與心得。從重鋼總醫院心血管內科黨支部書記、主任杜令講述的“科技讓醫學更加溫暖”,到重慶國際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龔克立分享的“玻纖新材料賦能工業變革”,再到重慶井谷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劉如銀闡述的“以科技創新為引領 助推重慶小面產業高質量發展”,以及重慶三峰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主任工程師詹愛平講述的“科技創新助力‘無廢城市’建設——攻堅垃圾焚燒最后‘一公里’難題”,每一個故事都充滿了對科技的熱愛與執著,激勵著更多人投身科技創新事業。
“2024年,大渡口區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位居全市前列。接下來,大渡口區將以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為總體目標,舉辦公民科學素質大賽,打造具有大渡口辨識度的科普活動品牌,為推動大渡口高質量發展,開創‘興業興城、強區富民’嶄新局面貢獻更多科技力量?!?大渡口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上游新聞記者 易守華 冉瑤 實習生 徐雯娟 攝影 甘俠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