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租賃住房承載了不少新市民和青年人的“安居夢”,備受各方關注。5月21日,記者從市住房城鄉建委了解到,位于重慶經開區的通江人才社區項目主體近日完工,進入房屋裝修和環境建設階段,今年上半年將迎接首批青年人才入住。
重慶通江人才公寓 。市住房城鄉建委供圖
重慶通江人才社區項目位于通江大道與江橋路交界處,總占地面積約6.91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20.5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約13.6萬平方米,地下建筑約6.9萬平方米,由16棟住宅(共1064套)、2.3萬平方米配套酒店式公寓、1萬平方米集中商業、兩萬平方米共創辦公區域組成,包括住宅、商業、車庫、辦公及其他配套用房。
該項目周邊配套成熟完善,面朝重慶經開區管理委員會行政大樓,背靠廣陽灣珊瑚實驗小學及中學,毗鄰重醫附二院江南院區;區域條件優越,交通快捷便利,5分鐘車程可到達軌道交通6號線劉家坪站,周邊市政路網可快速到達六縱線、內環快速路和繞城高速等對外交通干道,30分鐘可達江北機場,10分鐘可達重慶東站。
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市先后出臺了《重慶市保障性住房專項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和《重慶市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補助資金實施細則》,通過“真金白銀”,調動企業參與的積極性;同時,簡化審批流程,采用線上申請、線下辦理相結合的方式,及時核發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認定書,全面兌現稅收優惠、配套費減免等優惠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資金壓力。
不僅如此,市住房城鄉建委上線住房保障綜合服務平臺,將全市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納入平臺統一管理,實現對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認定、建設裝修、信息發布、房源配租、租金定價、運營維護等全過程監管,并在“渝快辦”上線保障性租賃住房申請輪候功能,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找房、租房提供便利。
此外,我市堅持以需定籌,多渠道籌集房源。一方面,組建專業化、規模化國有租賃平臺公司,引導以房地產開發企業為主的民營企業由單一的“開發銷售”向“租購并舉”模式轉變;另一方面,圍繞“一點四區”(軌道交通站點和商業商務區、產業園區、校區、院區)進行空間布局,在新建、改造基礎上,收購符合條件的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租賃住房,進一步拓寬房源供給渠道。截至目前,重慶已累計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9.2萬套(間),解決了39萬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難問題。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廖雪梅
原標題:1064套“好房子”!重慶這一人才社區項目計劃上半年投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